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四百五十一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

 韓絳和呂公著,並坐在內東門下的小殿,等待著陛見。

 這兩人都有著厚厚的黑眼圈,顯然昨夜一夜未睡。

 因為,這次陛見對他們兩人都很重要。

 對韓絳而言,他已經知道,章惇回朝之日,大抵就是他致仕之時。

 所以,這次天子詔對,大概率是他最後一次,可以系統的、全面的,向天子和兩宮闡述他這兩年執政,尤其是元豐八年主政的成績以及計劃的機會了。

 役法檢討,還在繼續。

 青苗法條例,還在完善、修改之中。

 特別是役法!

 這寄託他韓絳一生的追求。

 做好了,足可青史留名,更可澤被後世子孫。

 從而讓他實現士大夫三不朽之一的:立功。

 死後配享先帝神廟,追封郡王甚至國王,都是有可能的。

 對呂公著而言,這也是很關鍵的一次詔對。

 因為,在章惇回朝,韓絳致仕後,他這個右相肯定就要遞補左相。

 這樣一來,右相的位置,就成了章惇。

 而章惇這個人,誰都知道,他和呂惠卿一樣是堅定的變法派。

 只不過,呂惠卿性子太急,做事簡單粗暴,喜歡追求短期效益。

 而章惇要穩重一些。

 同時,章惇也比呂惠卿在變法的態度上更溫和。

 他算是新黨裡的調和派。

 和韓絳一樣,是主張調和新舊得失的。

 譬如去年,先帝駕崩後,章惇是第一個公開提出:保馬法一日不罷,則有一日之害的執政。

 其後,罷保馬法,調整役法、青苗法,罷市易法、均輸法,都得到了章惇的支持。

 但問題是,章惇再怎麼溫和,他也是新黨。

 而且是王安石一手提拔起來的人。

 就連南下,都特意繞了一大圈,專門跑去江寧,見了一次王安石。

 章惇若為右相,擁有都堂實權。

 呂公著真的有些擔心,章惇上臺後,與其他新黨執政,互相呼應,利用右相的權力,將新黨大臣,都安插到關鍵位置上。

 一旦如此,那麼,新黨就完全有可能在未來,再次開始變法。

 終於,內東門的宮門被打開。

 文彥博、張方平、孫固從中走出來。

 韓絳、呂公著也就站起身來,向著三位元老迎上去拱手問禮。

 三位元老一一回禮。

 兩人站在宮門下,目送著三位元老,各自乘上肩輿,在家人的簇擁下,向著宮外而去。

 韓絳在這個時候,終於打破沉默,他低聲對呂公著問道:“晦叔可知昨日公擇勸司馬十二的結果?”

 呂公著沉默的低下頭。

 韓絳一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