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四百六十一章 要顧全大局啊

 元祐元年四月庚子(十三)。

 趙煦用完早膳後,便到了慶壽宮中。

 最近,他到慶壽宮的次數越來越多,停留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當然,這是逐漸增加的。

 兩宮也適應了這個節奏,感覺是趙煦開始黏她們了。

 這正常!

 官家(六哥)再怎麼樣,也只是一個孩子。

 孩子黏母親、太母,很合理。

 見他來了,向太后當即招手:“六哥來,母后給六哥看個東西。”

 趙煦乖乖的坐到兩宮身邊,眨著一雙可愛天真的眼睛:“母后要給兒臣看什麼?”

 活像了他在現代泡吧的時候,那些湊到他身邊的鶯鶯燕燕:“哥哥怎麼一個人喝酒啊?”

 向太后看著趙煦的樣子,嘴角的笑容,止不住的蔓延,太皇太后在旁邊,更是露出了姨母笑。

 對趙煦和向太后之間的親密母子之情,有些時候,真是讓她感懷不已。

 她也想有一個這樣的皇帝兒子。

 可惜,先帝並不親她,反而更親沒有血緣關係的慈聖光獻。

 這讓她一直耿耿於懷。

 如今,卻在兒媳和孫子身上,看到了她當年求而不得的東西。

 於是,這位太皇太后老懷大慰。

 每每看著這對母子的親密互動,她自己也有一種滿足感。

 向太后將一紙奏疏遞給了趙煦:“六哥看看吧。”

 趙煦接過來,放在手中看了看,便道:“是範學士的弟弟寫的奏疏啊!”

 奏疏的抬頭,有著寫奏疏的大臣差遣、頭銜及名字:龍圖閣直學士、陝西轉運使臣純粹。

 毋庸置疑,這位就是范仲淹的小兒子,那位蘇大鬍子最親密的友人範純粹了。

 向太后嗯了一聲,道:“確實如此。”

 趙煦低著頭,認真的看了一遍,眼睛漸漸的亮了起來。

 “真乃大才也!”趙煦看完,撫掌大讚。

 向太后也笑起來:“六哥也覺得好?那母后和太母,就要用印,準其奏議,先在鄜延路、環慶路以及涇原路試行其策。”

 趙煦嗯了一聲,眼中卻閃過一絲異色。

 “看來,不止是章楶發現了党項人的戰術漏洞和弱點了。”

 “範純粹也在實踐中,隱隱約約,察覺到了!”

 範純粹的奏疏,是一篇對過去數十年,宋夏戰爭進行分析、總結的奏疏。

 經過範純粹的分析、總結。

 他最終抓到了一個關鍵——大宋沿邊各路,在遇敵時,嚴重缺乏配合。

 諸路兵馬,各自為戰。

 前方寨堡,經常性的孤立無援,被敵切割、包圍。

 所以,範純粹建議,朝廷下旨,在沿邊各路,在一線寨堡之後的腹地,揀選精銳,組建以騎兵和精銳步兵為核心的機動兵團,配屬在二線,以便隨時支援前線,而在一線寨堡,則只放防禦為主的駐泊部隊,依託堅城要塞,固守不出。

 同時,他還建議,簡化各路兵馬戰守救援的流程。

 本路兵馬在得知鄰路遇敵時,既可不經朝廷旨意,而由本路經略使臨機決斷,出兵救援。

 “範純粹之議,已觸碰到了章楶後來的彈性防禦的門檻了!”趙煦在心中喃喃自語著。

 “真是英雄所見略同!”他感慨一聲。

 只能說,在經過了數十年宋夏戰爭的拉鋸和鏖戰後。

 大宋這邊的有識之士,都已經開始正視敵我優劣,並尋找問題所在。

 所以,章楶後來的彈性防禦戰略,不是他一人之智。

 而是,從慶曆年間以來,無數名臣大將,在戰爭中的失敗與教訓,成功和經驗的基礎上,總結而出。

 這樣想著,趙煦就微笑著看向兩宮,道:“太母、母后,劉昌祚既已回京述職,鄜延路經略使出缺,不如就命這位範大臣為鄜延路經略使,命其在鄜延路,試點其所議論之策。”

 向太后當即看向太皇太后,太皇太后頷首微笑:“官家之議甚好。”

 這位太皇太后近來心情非常舒爽。

 主要是,章惇南征太給她長臉了。

 王師摧枯拉朽,不過一月,大軍直取富良江,令交趾震怖、俯首。

 如今,交趾已遣使求和。

 同時,大理國、真臘、占城等國,也都被此戰震懾,紛紛遣使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