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

 集英殿。

 端午節後的第一次經筵順利結束。

 鄧潤甫領著經筵官們,來到趙煦面前,微微躬身。

 趙煦也站起身來,向著這些經筵官行禮。

 在講禮貌這方面,趙煦素來做的很好。

 這既是人設,也是他在現代習慣了。

 所以,和他接觸過的人,才總會說‘如沐春風’什麼的。

 其實就是他很尊重人。

 就像煤老闆尊重專業人才一樣。

 送走鄧潤甫等經筵官,趙煦就帶著伴讀們,到了集英殿後的御花園,一起跟著種建中兄弟鍛鍊身體。

 一套簡簡單單的太祖長拳打下來,趙煦就已經開始出汗。

 早就在旁邊準備好的女官們,立刻就圍了上來,用著準備好的熱毛巾,給他擦拭身體,然後換上燻過香的常服。

 其他伴讀,則都識趣的在這個過程裡,躬身拜辭。

 他們得回家了。

 同樣打算拜辭的,還有種建中、种師中昆仲。

 但趙煦卻叫住了他們。

 “兩位愛卿留步。”

 種建中兄弟連忙躬身:“官家有何吩咐?”

 趙煦這個時候,也穿戴好了。

 他走到這兩個臣子面前,道:“兩位愛卿,在朕身邊,服侍朕也有些時候了。”

 “朕想問問,兩位愛卿,可願去沿邊鍛鍊一二?”

 種建中兄弟對視一眼,種建中便立刻道:“臣一切唯陛下之命是從。”

 趙煦笑起來,道:“這樣啊,那兩位愛卿準備一下吧,朕會給樞密院下旨,在熙河給兩位愛卿,選個差遣。”

 種建中兩兄弟,當時候就跪下來,拜道:“陛下拔擢之恩,臣等百死難報。”

 趙煦笑了笑,對他們道:“兩位愛卿是朕身邊的人,到了沿邊,代表的是朕的臉面。”

 “還請兩位愛卿,切勿讓朕失望。”

 種家兄弟,頓時再拜:“若使官家蒙羞,不勞朝廷,臣等自當以死謝罪!”

 趙煦看著他們,微微頷首:“朕信!”

 這兄弟兩,可是受過歷史考驗的名將。

 而且還是在被趙佶父子,坑得死去活來,卻依舊可以在夾縫裡,做出些成績的人物。

 趙煦當然相信他們。

 然而,趙煦一句‘朕信’,卻直接把種建中兄弟的大腦給幹宕機了。

 好久,他們才回過神來,再拜頓首。

 什麼話都不必說了。

 官家一句:朕信,足矣!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

 何況,官家還是折節施恩,禮賢下士。

 他們兄弟,若還不能做出點成績。

 那就是該死了。

 ……

 目送著種家兄弟遠去的背影,趙煦舔了舔舌頭。

 很快,熙河就會開戰了。

 在戰前,將種家兄弟送去刷經驗,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戰下來,種建中、种師中兄弟就可以拔擢為大使臣了。

 大使臣的話,就可以回京出任禁軍的指揮使。

 這也算是為未來做打算吧。

 熙、豐大將,都有老邁的時候。

 年輕一代,是得有人頂上去才行。

 種家兄弟是最好的選擇。

 “大家……”馮景出現在趙煦身邊,低聲喚了一句。

 趙煦回頭:“有事?”

 馮景嗯了一聲,趙煦就帶著他,走向花園深處。

 其他人自識趣的遠遠的離著。

 馮景彎著腰,儘量讓自己的身體比趙煦的身高要低。

 “大家,今天的汴京新報,刊載了御史臺似有刑訊逼供的新聞……”

 “哦?”趙煦笑了,伸手道:“拿來看看!”

 於是,馮景就將一張帶到宮裡面來的汴京新報,交到了趙煦手中。

 現在的汴京新報,和趙煦最初所見的汴京新報,已經有了質的不同。

 首先是紙張和油墨,都換了。

 不止用上了褚皮紙,連油墨都換了一種更清晰的。

 這是沈括的功勞。

 這個現代人眼裡的大科學家,雖然對造紙、印刷技術不算很懂。

 可他懂技術,更懂管理。

 在他的安排下,也在趙煦的資金和人力物力支持下,專一製造軍器局的造紙工藝不斷迭代。

 不止對舊有的褚紙等技術進行了改進,以降低成本,增加產量和質量。

 還開始研究各種不同材料的造紙差別,並進行總結歸納。

 趙煦更交給了沈括,研究以棉花為原料造紙的項目。

 這就是為了將來的交子發行做準備了。

 而汴京新報,自然可以最優先享受到相關技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