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五百二十章 命運的糾纏

 “臣妾,再拜太皇太后、皇太后殿下,恭祝兩位聖人聖躬萬福。”

 “老身(本宮)萬福。”

 “粱惟簡,給隨國夫人賜座。”太皇太后微笑著囑咐起來。

 大宋的皇后、太后的本職工作,就是代替皇帝,維護大臣、勳貴們與皇室的關係。

 自然,重臣、元老家的命婦,需要很熟悉。

 所以馬氏在兩宮面前也算是熟面孔了。

 馬氏微笑著起身,坐到粱惟簡搬來的凳子上。

 太皇太后瞧著這位元老的髮妻,問道:“張節度近來身體如何?”

 馬氏答道:“承蒙娘娘慈愛、太后推恩,妾家的官人,身體一向硬朗……”

 “就是……”她輕笑一聲,道:“有些時候會掛念一些事情……”

 “嗯?”太皇太后坐直了身體:“節度何事掛念在心?”

 張方平是四朝元老。

 其本身,也是一個政治派系的領袖。

 這樣的重臣的想法,宮裡面自然需要關注。

 馬氏低著頭,輕聲道:“奏知娘娘,臣妾家的官人,如今心中只掛念,當今官家的婚事……”

 “祖宗以來,歷代官家子嗣艱難……”

 “所以,官人平日在家心心念念,都是官家宜當早日成婚,廣納賢妃,以廣後嗣……”

 自古天家無家事。

 天家家事就是國事。

 特別是在子嗣方面,屬於國家大事。

 張方平作為四朝元老,當然有資格也有理由過問。

 天子有子,大臣才能安心,國家才能穩定。

 不然,就可能引來朝野震盪,國家不安。

 甚至埋下內亂的種子——英廟當年即位後,帝后反目,幾乎導致動亂就是明證。

 兩宮聽著,頓時笑了起來。

 向太后更是知道,這位隨國夫人怕是代表張方平來推薦人的。

 於是,向太后問道:“本宮素在宮中,與外廷往來不多,未知如今朝中大臣,誰家女兒可堪賢淑?”

 太皇太后也微笑著,看著馬氏。

 馬氏起身一福,拜道:“奏知娘娘,臣妾婦道人家,沒什麼見識……”

 “但臣妾聽說,故樞密使狄武襄公之子狄詠有一女,年齒與官家相當,模樣也周正……或可堪良人……”

 兩宮聽完,對視了一眼。

 感覺很奇怪!

 馬氏怎沒有推薦某位士大夫家的女兒,反倒是推薦狄家女?

 這很微妙啊!

 但……

 兩宮仔細一想,也都覺得,馬氏推薦的這個人選還不錯。

 尤其向太后,對馬氏推薦的狄家女很有興趣。

 道理很簡單。

 首先,狄青是仁廟時代的大將,還以武臣擔任過樞密院,這就是執政了——狄青以後,國家還未有武臣能進入西府,拜為執政。

 狄青之前,上一個拜樞密使的武臣,還是人稱黑臉相公的王德用。

 所以,狄家女的出身和門第是完全夠了。

 最起碼,比太皇太后心心念唸的所謂‘孟氏女’要好。

 再者,狄詠還是官家的近臣。

 手中握著御龍第一將這一支即將回朝的精銳之師。

 選用其女,既可以酬其功勞,也能拉攏狄家,更是祖宗之制。

 於是,向太后幾乎是迫不及待的問道:“狄氏女今日可入宮了?”

 馬氏立刻拜道:“奏知娘娘,臣妾方在慶壽宮西閤,見到了跟著其母入宮來的狄氏女……”

 向太后點點頭,然後看向太皇太后:“娘娘,不如遣人去將狄氏女喚到近前看看?”

 想了想,她補償道:“孟氏女也一併喚來,新婦與娘娘一起看看……”

 “再派人去請官家也來看看……如何?”

 太皇太后微微點頭:“可!”

 這面子她不能不給。

 於是,便下了旨意,命人去傳召來狄家、孟家今日入宮的命婦來到內寢相見。

 旨意下去,很快的,便有著兩個命婦,各帶著一個小女孩,進了內寢。

 同時,太皇太后身邊的大貂鐺梁從政,也奉了旨意,前往福寧殿。

 ……

 梁從政到福寧殿的時候。

 趙煦正在聽取入宮前來彙報街道司事務的賈種民的彙報。

 根據賈種民的報告,如今街道司的整頓,正在進入深水期。

 在其主持下,已經裁汰了大半的吏員、官兵。

 隨之,從開封府、皇城司借調了一大批的吏員、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