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五百三十一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

 “臣是陛下的臣子……”蔡京想了很久,才終於低聲答道:“陛下希望臣做儒臣,那臣就是儒臣……”

 趙煦眯著眼睛笑起來,對他的這個回答,還算滿意,道:“朕希望,卿能記住今日之事……謹守儒臣的本分!”

 儒臣的本分是什麼?

 對皇帝來說,簡而意之,就是一個‘忠’字罷了。

 “陛下德音,臣必銘記。”蔡京立刻再拜。

 趙煦點點頭。

 但,趙煦知道的,蔡京以後肯定還會再犯。

 不止如此。

 這朝堂內外的大臣,只要有機會,就會偷偷的揹著他,做些欺上瞞下的事情。

 他敲打一次,這些人大概能老實一點。

 但想要讓這些人,真的對他全身心的忠誠。

 那就是做夢了。

 歷朝歷代,都沒有皇帝,能讓大臣做到這一點。

 畢竟,現實不是打遊戲,會有恆定數值的npC。

 所以,歷朝歷代的君王,才會或主動,或被動的開始學習、使用法家的手段,來駕馭大臣,以達到唯我獨尊,乾坤獨斷的**地位。

 上上輩子的趙煦,就是這些君王群體中的一員。

 但,因為太年輕,所以功夫還不到家。

 法家法、術、勢三派的手段,並未爐火純青。

 不然……

 哪裡輪得到趙佶那個混小子撿便宜?

 趙煦怕是早早的,在自己身體開始惡化的時候,就已經佈置好了一切。

 因為,將法家的法、術、勢三派手段,都學到手,並能用到出神入化的帝王。

 在西方,被人形容成‘馬基雅維利式君主’。

 一種只在理論存在現實中找不到的傳說。

 但在東方,這樣的帝王,自古都有。

 其中,廣為人知的有兩位:萬壽帝君、十全老人!

 這兩位的手段,無需贅言。

 只是,這樣做皇帝太累了,而且也太危險了。

 一個不小心,就會演砸,並釀成大禍。

 上一個演砸的人,叫:唐玄宗。

 安史之亂,就是這個自以為技術爐火純青的帝王,自己把自己的國家給導向內戰的結果。

 所以,這條路趙煦不想走。

 至少在現在,他不想走。

 他不想讓自己活的太累。

 於是,趙煦對蔡京笑了笑,就走到他面前,拉著這位大臣的手,道:“卿願為儒臣,朕自當以儒臣待之。”

 這就是在許諾了。

 也是在向蔡京傳達一種交易的潛臺詞——卿報朕以忠,朕則以國士待之。

 蔡京詫異的抬頭看了一眼趙煦,發現小官家的神色無比認真。

 於是,他立刻低頭:“臣當百死以報陛下恩典。”

 至少在這一刻,他是感動的。

 因為自古以來,很少有君主,會和大臣做這樣的許諾。

 臣子和皇帝的關係,一直很複雜。

 尤其是在大宋趙官家和大臣之間的關係,在異論相攪,大小相制的祖制下,變得錯綜複雜,無比混亂。

 皇帝隨時隨地,都在提防、猜忌、懷疑著臣子。

 大臣們,也隨時隨地都在想著,怎麼給自己留後路,防一手,以避免自己被皇帝利用完了就扔掉。

 趙煦嗯了一聲,對蔡京道:“皇考在時,曾教過朕為君之道……”

 蔡京嚥了咽口水,腰彎的更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