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捐(4)【還債1/40】



            接下來數日,汴京諸寺的質庫,全部慘不忍睹。

只要他們敢開門,必然被人打砸!

施暴者,橫行無忌,凶神惡煞。

偏生輿論對他們極為不利。

圍觀的路人,多數無動於衷,甚至有拍手叫好的。

偶有虔信的信眾,想要保護僧侶,卻反被人毒打一頓。

偏官府裝聾作啞,根本不管。

哪怕告到開封府、僧錄司,對方也是雙手一攤,一句:此乃義士激憤所為!就打發掉了這些僧人。

春秋決獄,原心定罪,是儒家自古以來的憲法。

雖然大宋自王安石變法後,刑統開始偏向法條,主張以法定罪。

可是,官府拿著春秋決獄當藉口,依然是無懈可擊的事情。

因為這叫公序良俗,是社會正義。

不僅僅無罪,反而有功!

誰叫你幹了見不得人的事情?

你幹了髒事,就要有被人打的覺悟!

甚至有官吏說出了:「義士沒有殺人,已經很剋制了!」這樣的話。

氣的大和尚們,好險沒有昏厥。

但,這些都還只是其次。

八月壬辰(初七),監察御史張汝賢,彈劾大相國寺,身為皇室供奉寺廟,與民爭利,擅立質庫,攫取民財。

頓時,整個汴京都開始震動!

自開國以來,歷代官家、皇后、太后進香供佛,不是在開寶寺就是在大相國寺、太平興國寺。

而大相國寺,又是天下第一的寺廟。

不止擁有著整個汴京規模最大的質庫,同時還有著汴京三大市之一的萬姓交易大會。

所以,大相國寺,公認為天下最富的寺廟。

如今,御史臺的烏鴉們,卻開始撕咬起了這個皇室寺廟。

誰都知道,沒有人支持的話,烏鴉們是絕不敢,對皇室寺廟動嘴的。

旋即,大相國寺宣佈,質庫暫時歇業,接受大鴻臚、禮部以及都堂的審查。

風暴,開始愈演愈烈。

癸巳(初八),左諫議大夫皇甫奇,彈劾祠部收受僧人賄賂。

祠部員外郎李之奇,旋即上表謝罪,並乞出外。

甲午(初九),李之奇以承議郎,出知荊湖南路知辰州。

這就是貶官了!

然後,都堂開始下場,遣尚書左丞張璪,暫署祠部。

祠部內外,開始大清洗。

一大批祠部胥吏被查出來收受賄賂,私通僧人。

統統被移送大理寺、刑部,按《倉法》的受俅條例重處。

同時,從僧錄司中,一大批的官吏被調入祠部。

這些通過考試,而非是世襲進入官場的吏員。

可不是胥吏所能比的。

因為他們,可以參加科舉,同時根據政策,只要他們能升到品官,就可以參與官員才能參加的鎖廳試。

這可是香的很!

所以,這些人,都卷的很。

同時,政治立場更是站的極為穩當。

平素可能也都會吃拿卡要,但在大是大非上,個個都是鐵面無私。

寺廟的主持、僧首們,頓時陷入恐慌。

直到這個時候,他們終於知道害怕了。

隨著考較的日期,越發的臨近,隨著官府和民間,針對質庫的討伐聲,日益激烈。

這些人終於坐不住了,他們原本想走皇室關係。

去求皇建院

、洪福禪院甚至是崇真資聖禪院。

但,這些皇家寺廟,一個個都閉上了門戶。

問就是閉關修行,不見外客。

無可奈何之下,這些僧人只好一個個紛紛來到開寶寺,求見金總持。

……

「阿彌陀佛!」

金總持在開寶寺鐵塔上,見了這些,如今狼狽不堪的主持、首座們。

他忍不住嘆息一聲:「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這些日子,汴京城中,風起雲湧。

大量不利於這些寺廟的流言,在瓦子勾欄裡瘋狂流傳。

參與者,不僅僅有汴京的閒漢、潑皮。

還有在京城的野僧、流僧。

這些沒有官方身份度牒的僧人,在過去一直被各大寺廟排擠,只能私下設寺招攬信眾,悄悄摸摸的傳播信仰。

如今,被他們逮到了機會,自是一個個揮起拳頭,痛打著各大寺廟。

有了這些人的加入和背書。

現在汴京的輿論,對諸寺都極為不利。

特別是擁有質庫的寺廟,幾乎陷入人人喊打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