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184 讓心態熱切起來(第二更)

比空話套話,高考語文六十三分的實力不弱於人……

邱少飛人到中年,見過不少後生晚輩,但像眼前這種生物的,有一說一,已經不是不多見,而是頭一回。

要說張浩南是官宦之家、大院子弟,常年浸潤“八股文”薰陶,那倒也正常,可他早就打聽過,眼前這頭生物,不過是普通農民家庭出身。

十八歲能有這份從容氣質,不簡單。

兩邊一番寒暄,一番介紹,這才前往會客廳列席入座。

張浩南跟沙城農業局副局長陳文林坐在一起,對面就是邱少飛。

因為只是討論加入長江農業論壇這個學術及產業發展平臺,然後籤個意向書,所以也談不上什麼正式會議,雙方發言都是比較隨意的。

跟張浩南一樣,邱少飛也沒有看秘書準備的發言稿。

沒什麼卵用,又不是拉政策或者表功勞,長篇大論完全就是浪費時間。

“陳局長,長江農業論壇這個平臺,具體有什麼說法沒有?”

“這個問題我看還是讓張總來說好了,我們沙城市農業局只是發起倡議,想要為基層農民創收,同時儘可能地增加地區農業產值。但倡議只是倡議,發展還是要有企業和百姓共同合作的,‘沙城食品’作為第一協作單位,目前來說,具體的農副產品項目,都是由‘沙城食品’提出,然後市農業局研究討論……”

陳文林說了一下前因後果以及平臺發展方向,對面邱少飛和江皋市農業局的與會人員,都是一聽就懂。

講白了,沙城市農業局想要搞錢,農民要有錢,農業局也要有錢,這樣市財政也會有增長。

政績名聲一把抓,不搞要面子不要裡子那一套,但要做好,就得有企業配合,目前沙城市內,最上檔次的就是“沙城食品”。

畢竟出口賺外匯這個講法,這年頭依然是悅耳動聽。

而邱少飛如此期待,也正是因為“沙城食品”展現出來的實力,要知道江皋市今年國民生產總值是六十七億,光一家“沙城食品”,就足夠接近江皋市國民生產總值的三十分之一。

要不是市長和分管農業的副市長今天在崇州開會,市政府的車隊就會在沿江省道入口迎接張浩南的車隊。

邱少飛極其重視這個“長江農業論壇”,他知道簽了意向書之後,肯定會長期保持溝通,對本地區的農業發展必然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多的不敢說,在這個平臺框架下,“沙城食品”作為第一協作單位,現在就可以發起“大橋養豬場”的複製推廣模式。

張浩南現在要是說出來合作,邱少飛現在就敢答應一切“喪權辱市”的“條約”,要不是沒辦法籤個九十九年土地租約,邱少飛是真的想試試。

“張總,那就請您講兩句?”

“好,那我就講一講我的一點淺見。”

也沒有客氣,張浩南看著邱少飛說道,“作為商人,我就從利潤這個方向上來說。”

“從田地利用率問題說起吧,不管是江皋,還是說沙城,還是說周邊其他地區,農村每戶農田保有量非常少。田間管理主要靠的就是一家幾口人,單位畝產受糧種、化肥、氣候等等因素影響,再加上傳統政策、市場波動,單個農民家庭從主觀意願上說,一畝地種下去,有的吃就夠了,能賣一點出去的話最好,賣不掉那就算了。”

“家庭和家庭畢竟是不一樣的,有的家庭人多,有的家庭人少,有的可能要上班,有的可能就是完全務農,那麼田地管理肯定是參差不齊。你家肥田粉多一點,我家藥水忘了打,無法統一管理和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