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599 “開荒”牲口養成記

“……”

其實這幫牲口不是不想談戀愛,但現在正是他們大展拳腳積累資歷的好時候,那麼女人只會影響他們進步,所以美好愛情嚮往歸向往,但如果跟過年五倍加班工資相沖突……

對不起,只能說再考慮考慮。

因此“沙食系”的相親會,和人們印象中大齡為主不同,一堆應屆生湊熱鬧。

主打的就是效率,能湊合過就成,只要不影響工作事業,感情可以慢慢培養。

先成為家人,再成為愛人。

他們一點疑問都沒有。

主要是有些老職工的經歷,讓他們望而卻步。

畢竟“沙食系”給錢確實爽快又多,那些早早成為香餑餑然後結婚的,狀況好的有,但慘的也有。

對牲口們而言,這風險概率有點驚人,所以為了降低風險,都盼望著“飛燕姐”安排的春季相親大會早點搞起來。

“別他媽扯淡了,明年要是伱們誰參加集體婚禮,我包個大紅包。”

“噯,‘浩南哥’,過完年是不是還有集體蜜月旅行?”

“‘瓊崖十日遊’,怎麼了?”

“這也太爽了吧?國慶節我剛來的時候,聽說大橋養豬場組織的是去‘鼓浪嶼’。明年會去哪兒?香格里拉?”

“投票啊,你們自己不投票怪誰?三月份投票,想去哪兒去哪兒,你就是去月球都行,我去問nAsA船票多少錢。”

“……”

閒聊了一會兒,一行人走到了陸家村的河灣處,這裡直通“厔溪河”,建國後倒是能走船,但修了“橫山水庫”之後,河道主要功能就是防洪,所以舊有的航道現在也不太行。

再有就是太湖治理汙染的行動一搞,連帶著一些水源地都在嚴控排汙,所以現在機動船也不讓下,平時也就是抓魚的放一下小木船。

因為是冬季,有些人家的鴨舍中,還能看到過冬的魚鷹,皮毛油光鋥亮,可見主人家是往好了養的。

也是不可多得的好禽畜。

“這裡平均水深多少?”

“淺的地方九十公分,從這裡到周家橋,深一點一米二一米三,越往北越深。”

“測過了?”

“國慶節測了一次,入冬又測了一次。”

冬季內河淺一點,夏季就深一點,也是江南水鄉的正常狀況,不過傳統運河的話,倒是沒什麼影響。

義興重要的航道,一條是“南溪”,一條是“北溪”,運力都是相當的可觀,三五千噸輕輕鬆鬆隨便走的。

現在“沙洲物流”在義興的市區,也有一塊地皮,要不要擴建碼頭現在還不好說,需要等產業落實。

單純直接在義興這裡倒買倒賣,對“沙食系”來說,這都是蠅頭小利,沒啥意思。

不直接下沉到源頭產業,“沙食系”現在各部門都沒啥興趣。

畢竟如果只是做中間商,很難撐得起龐大的企業福利。

只有上下游打通,內部在稅費上,正經做生意,同一種品類的商品,“沙食系”的產品在稅上,就能節省十幾個點。

比如說金倉肉鬆產業現在正在恢復,要重整旗鼓,然而成本根本壓不下來,沒辦法跟現在的大橋肉鬆競爭。

究其原因,就在於“大橋肉鬆”這個牌子,從一頭豬的胚胎開始,到搓松機設計到肉鬆規模化封裝,整個生產加工鏈是閉環的。

又不存在商品流通和銷售上的短板,打價格戰,除非是同類型大國企才有一戰之力,而且必須是有自己養豬場的肉類加工大國企。

“沙食系”的商業品類是很集中的,看上去一個又一個大攤子,實則專精集中,成本做到了這個時代的極限。

要想再降低成本,那就需要提升科技含量,一是從源頭養殖業入手,二是從生產環節的自動化入手。

不過“無人化”“自動化”這種東西,其實是個偽概念,在基本民生行業,“自動化”會非常快速達到成本極限,最後還是用人更便宜一些,因為生產力發展,至少在未來幾十年,很難突破天花板。

張浩南重生前做機加工,見過不知道多少早期搞自動化魔怔了的倭奴中小型企業,大批設備除了賣廢鐵,毫無價值,最多就是個別子系統有借鑑意義,只是借鑑,用是肯定用不上了。

這光景“沙食系”有張浩南把控全局,自然不會犯那種“無人化”“自動化”的錯誤,外行人狗叫兩聲什麼工人失業啥的,也不會影響到整體的發展方向。

於“沙食系”現在各個方向上的項目開發,也都是秉承幾年來的成功模式,不斷地靠近源頭、把握源頭,然後再進行分工。

肉鬆如此,茶飲料也是如此,甚至包括電瓶車也是如此。

如果做不到,就會有很大的危機感,比如“金橋電腦”,比如“西格爾電子”。

這光景只能小批次生產的緣由,除了因為不熟悉這個行業之外,還有就是其不可控性,零部件的採購非常麻煩,一採二採的零部件門類之廣之複雜,哪怕是“金橋電腦”已經熟悉電子產品的採購經理,都感覺眼前一黑。

小小的移動通信終端,卻是個真正意義上大多數人能廣泛接觸的高集成度科技產品。

只可惜“沙食系”在這方面就是菜雞,所以此類業務在內部話語權其實相當一般,也沒有丁永、呂衛東、虞小龍等等扛鼎人物。

不過在強勢領域,就做得相當不錯,垂直整合程度極高。

哪怕跑來窮鄉僻壤“開荒”的大學生,三個月試用期也差不多上手了業務,受過高等教育的優勢就在這裡,只要肯放得下身段,適應性出奇的高。

當然要讓從“象牙塔”出來的人放得下身段,作為老闆,“浩南哥”也從來捨得掏這筆辛苦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