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604 下限就是沒有下限

“……”

食堂是有包間的,不過張浩南吃飯比較隨意,直接大食堂拼桌就行。

離過年也沒幾天,除開大橋鎮本地職工,大部分想要回老家的外地職工,早就提前走了。

他現在的咖位,越來越不適合頻繁在衙門裡頭來回流竄,容易被人借光被人利用,麻煩事情太多了。

“張老闆,農機中專這種呢,我能理解,還有幼兒園我也能理解。這義務教育階段的投入,純虧本啊。是有啥說法沒有?有些名堂,我還是不太理解。”

全家老小都過來的有,但不多,一般都是老人家捨不得路費,再有就是開春就要下地折騰,有些像巴蜀兩地的工人,王愛紅去做問卷的時候,家裡老人不出來的理由是“今年苞谷(玉米)收得多”。

這種想法是有借鑑意義的,政商兩界有些擴張路徑,其實差不多。

飯吃到一半,發現一堆小孩子進來,雖然熱鬧,但該排隊還是在排隊,食堂的人管理秩序還是盡責的。

“怎麼會有這麼多小孩?”

從企業效益來說,真心不差員工臘月多上幾天班的增收。

這一刻,翁劍鋒是真的驚到了,眼神無比錯愕。

翁劍鋒也是聰明人,就沒有多廢話,擺正心態之後,很痛快地在“大橋食品”的食堂吃了一頓。

個別工業鎮的外來人口比重很大,但工業鎮本身的鄉鎮中學規模二十年沒有變化,以中學為例,有些初中的班級,已經超過了六十人,教室塞得滿滿當當,已經到了調無可調的地步。

其實對沙城市政府來說,張浩南這種搞法,越多越好,能給沙城的中小學分擔壓力。

“……”

翁劍鋒也是順便觀察一下“大橋食品”的員工風貌,飯吃到一半,他內心也承認,這邊基層職工的精神面貌確實是最好的。

“這我去了做啥?鄉下今年人多,發鈔票是頭等大事,我個人還要發點‘獎學金’給三個大隊的學生,沒啥時間。”

“過年不回老家的職工,有的把小孩接了過來。”

“只要捨得鈔票,都容易的。”

“……”

說了一句廢話,但這句廢話的含金量有點高。

翁市長尋思著要是大家都捨得鈔票,那確實是容易,連他當這個官都容易得多。

可惜現狀是必須教育部門的幹部出去化緣,再等財政撥款,再加上一些企業的贊助,才稍微能把全市教師的工資算清楚。

倘若某個鎮的中小學管理層稍微不當人一點,拖欠工資就是常態,或者就是發一半扣一半。

沙城去年教育局也不寬裕,和別的部門“小金庫”是福利不同,教育局的“小金庫”更多的充當應急錢包。

“沙食系”的大手筆為什麼受歡迎?

就是因為有些老師是真的缺錢,是真的太需要鈔票改善生活。

邵衛東去三中當校長如此受愛戴,就是他不需要考慮錢的事情,老師也總算是過得體面了一些。

而且從“沙食集團”化緣的成果,目前看來吃個三五年不成問題,比一中是肯定沒法比,但學校老師都能拿一輛“新世紀”電瓶車外加一些“沙洲興隆”的購物卡,這些都是邵衛東的面子。

這種財政上的壓力緩解,也讓教育局對張老闆十分支持,很多需要研究的問題,其實就是走走流程,也讓“吾家文化教育”這塊招牌,稍稍地立了起來。

聽說“沙食集團”正在推成立教育集團,有些退休的老教師,也想退休之後再賺一點。

只是這個消息還處於吹風階段,教育局也好,退休的老教師也罷,算是一頭熱。

翁劍鋒帶著人下鄉去轉轉的時候,張浩南也跟王愛紅打了個招呼,然後去給陸先法送幾條煙還有茶葉。

老教授離婚之後,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明顯好多了。

“調味品研究所的事情,需要您到處出差一下,有啥老同學老朋友,請來沙城最好。”

在陸先法家裡剛坐下,他大兒子就跑去廚房一通折騰,兩個小菜一瓶酒,張浩南陪陸先法吃點喝點,順便聊聊事情。

“農科院那邊有兩個我以前的學生,現在待遇一般,應該可以挖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