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兒 作品

第804章 盛唐風華(56)一更

    除非從他們要錢要物,再用錢用物高價從糧商手裡買糧食。

    當然了,這也可能也只是杯水車薪。況且遠水解不了近渴。

    這麼一想,就又覺得東宮所行,未必不對!只能說這事真就是無解。

    果然,這事真就是無解的。太子又氣又急,又病了。本就身體沒有痊癒,再加上高溫之下帶著人把京畿道各地巡查了一遍。子民嗷嗷待哺,朝廷卻無力賑災。上下不如預想的一般通達,從外面巡查回來,一進東宮的門就又倒下了。

    李弘躺在榻上,他能清晰的聽到他自己的喘息聲,太子妃守在邊上不敢說話,就聽太子說,“孤看見為了一碗粥,互毆而死的壯年男子。孤也看見了為了節省糧食給兒孫,自絕而死的老人。孤更看見了,才生下的孩子因為沒有母乳而活活餓死。孤是大唐的太子,可一國太子面對待哺子民卻束手無策!孤自以為,德配其位,便可。可其實不然,才不配位,必為所累。”

    殿下!萬萬不可如此說呀!

    李弘搖頭,“《周易》上說,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孤而今真真是懂了這個話了。”

    這句話是說,德行不高卻身居高位,不是很有智謀的人企圖心卻大,自身的能力不夠卻身擔重任,這樣的情況,少有不招惹禍患的。

    李弘見太子妃懂了,就不再言語了。

    可從這一天起,太子卻不再避諱他病了的事了。

    典膳丞專管太子每日的進膳,每日裡吃什麼,吃了幾口,吃的怎麼樣,都得有人記錄。然後典膳丞得查看,蓋戳。連著數日,太子吃的都少,且多是喝點稀的,這顯然就不對了。典膳丞就上摺子,說是,殿下,您是哪裡不滿意嗎?是臣等哪裡沒安排好嗎?您要是覺得不順口,您告訴臣,臣一定改。

    這種摺子都不是要緊的摺子,那麼多事,在吃飯的時候說一句本就可以了。但是太子還是很認真的回覆了這個摺子,摺子上說,感謝你的關心,不是你沒做好,而是我體弱多病,得遵從太醫的囑咐,要注意養身了。這麼吃就挺好的,不要掛懷!而今確實是精力不濟了,就不特意召見了。

    摺子就這麼發下去了,一直躲在書房的李顯都聽說了,他問近侍,“太子在摺子上說他體弱多病?”

    是!明折下發,都知道了。

    李顯手裡的筆滴答滴答的掉墨點,暈染了那麼一大片。

    近侍趕緊上前,取走第一張,“不能用了。”可取走之後露出的第二張也被暈染上了,好可惜,又取走了一張。剩下第三張,只一個墨點,在上面寫個字就能隱藏過去的。所以,第三張是能用的。

    李顯有些走神,愣愣的看著被揉成一團的兩張紙,然後收回視線,將《孝經》打開,而後穩穩的下筆,在那個墨點上穩穩的寫了一個‘孝’字:孝,德之本也……

    而林雨桐收到這些消息的時候,安西已經是大雪紛飛了。

    太子說他病了!

    唉!林雨桐嘆了一聲,默默的把桌上才寫的摺子收起來扔壁爐裡了。最近弓月、疏勒都有些異動,開春得出兵的。本來想奏報朝廷的,而今她打算延後再說。平叛完了再提吧!要不然一樁樁一件件的,能把太子給壓垮了。

    把這些收起來,她看向面前的其他兩封信:一份信是李賢的,一份信是李顯的。

    李賢的信上,能感覺出來他對東宮的失望,他覺得東宮此時說出身體有恙是不合適的,是不顧念朝局的,甚至問了一句:實不知東宮此舉意欲何為?

    而李顯的信,除了問候和殷殷叮囑,對朝政半句都沒提。

    林雨桐把信給四爺看,四爺拿著李賢的信有些悵然,卻一把把李顯的信給推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