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兒 作品

第844章 盛唐風華(96)一更

    太平嘟嘴,“你真是愁死人了,幹嘛總這麼膽小。我但凡是個男人,而今我就當仁不讓了。”

    李旦擺手,“你不懂!太平,你一生求個太平就最好了,多了是禍不是福。”

    這人!

    太平才要問阿姐接下來朝廷該有什麼動靜,武后就站在靈堂外,打發上官婉兒來叫桐桐了,“公主,太后有請。”

    林雨桐給李治上了一炷香,就從靈堂退了出去。

    太平拉著上官婉兒然後使眼色,問:到底怎麼樣了?

    上官婉兒眨了眨眼睛,表示回頭再說,而後急匆匆的追出去了。

    追出去就見太后跟公主一前一後慢悠悠的走著,初春的早上還是有些冷的,兩人就這麼不緊不慢的,她也不敢靠前了。

    武后跟桐桐說:“裴炎是顧命大臣,他認為若是實在沒有合適的,太孫便是一個選擇。只是太孫年幼……而今又有你父皇的喪事……喪事得回長安,這麼多事,是不是不急著讓登基呢?喪事最快得在今年的八|九月裡才能半完。太孫是承重孫,至少一年的孝期,出孝得在今年臘月……臘月這又過年了,不若等明年出了正月再籌備登基大典,等登基大典籌備好,即刻登基。”

    這一推,連籌備都推到一年之後才開始!開始的時間定了,可什麼時候能籌備好呢?要是一直挑刺,一直也籌備不好吧。

    這是用這個法子把人都給拖住了。

    但這是大部分朝臣都能接受的!畢竟一直以來,都是武后處理朝政了,這麼著都二十年了。便是太孫登基了,不還是武后理政嗎?爭這一年半載的時間沒什麼意義。只怕都是這麼想的!

    林雨桐點頭,看!這一逼不是有辦法了嗎?李旦沒陷進去,而李重照,只要不登基,他就還是個太孫,他的處境沒有更好,但也並沒有更壞!

    見林雨桐沒反駁,武后才問:“……現在能告訴我,你是怎麼想的嗎?”

    林雨桐沒直接回答,而是拱手告辭出宮了。

    可武后問的這個問題的答案,林雨桐還是給她了。

    這是在丞相們都接受了裴炎的說辭,滿朝文武朝長安趕,護送先帝的靈柩回長安的路上,在半路上駐驊,林雨桐陪著武后查看沿途農田的時候說的。

    而這已經是三月了!三月正是農忙的時候,百姓在田地裡耕種,一切都那麼井然。

    桐桐就說,“從廢帝到而今,已經月餘了,消息該傳遍大唐了。可您看,二十年來,您輔佐先帝施以仁政,輕徭薄賦,已經有效果了!廢帝之後,怎麼了呢?百姓依舊安然,升斗小民、販夫走卒,跟往日並無不同。人心安定,秩序井然,這不僅是百姓的心不亂,這也是小官小吏基層官員不亂,這些年,您優待他們,他們知您的功勞,念您的恩。”說著,就嘆氣道,“您問我到底是怎麼想的,其實是想問我,對您那麼瞭解,為什麼不反對您,是嗎?”

    是!這是自己不解的地方。

    桐桐就指著一望無際的田野和忙碌的農人,然後答她:“海內晏然,纖塵不動,這是您的功勞啊!”

    有過,我管。

    有功,我認。

    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