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查查 作品

第137章 第 137 章

    一壺溫酒一壺冷酒,都是沈玄青在鎮上買的桂花酒。

    陸谷還是頭一次在中秋月夜吃如此盛宴,去年來到沈家後,因和家裡不夠熟悉,那會兒也不如現在有錢,夜裡賞月時只吃了月餅。

    今年也是因著添新丁了,比過年都高興,不知不覺就多弄了幾個菜。

    紀秋月哄睡下孩子後才出來賞月,一家子在院裡吃吃喝喝,好不熱鬧,直到月上中天才各自回房。

    翌日,沈玄青收拾好後就帶狗上了山,陸谷給他備了五天的乾糧,到山上有隨意生長的菜地,山坡上也有野菜,委屈他吃五天素食,等回來就能吃好了。

    他一走陸谷要乾的活肯定會多一點。

    後頭那十對兔子陸續下了崽,這十對種兔是抓回來後同時配的,只是下崽差了幾天,一共下了五十六隻,下崽最多的一隻母兔是七隻。

    現在沒有之前那麼熱了,這五十幾只竟都給他們養活了,沒有折損。

    兔仔是越來越多,最開始下崽的那五隻母兔已經下了兩窩了,第二窩的二十隻已經快足月,斷奶後就能和老兔子分開,另外那五隻母生的二十二隻兔仔已經和老兔子分開了。

    兔子懷和生都是很快的,在肚裡一個月就能出來,喂一個月就能斷奶,基本兩個月就是一窩。

    為十隻十隻一起生,這樣一次就能養四五十隻兔仔,賣得時候更多,因此前頭抓的那十隻種兔要再等幾天才公母關在一起相配。

    種兔依舊是二十隻,大大小小的兔仔已有一百一十七隻,其中十九隻最大,再過三個月都能去賣了。

    兔仔著實多,沈堯青又壘了兩排兔窩。

    家裡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陸谷早上和下午放牛放鴨子,在河邊還要和沈雁打幾筐子草,家裡羊和雞還有兔子都得吃,一天光割草就費不少功夫。

    莊稼地裡的草也要拔,多是沈堯青和衛蘭香去。

    再有一個月秋豆和秋花生就熟了,拔完還要種冬麥,等收完秋豆花生不到半月,稻穀也該收了。

    以前的日子看不到出路和光亮,每天干活是麻木沉悶的,現在陸谷全然不同,和沈雁邊說笑邊割草,牛犢在周圍吃草晃悠,有時還來蹭他倆,溫馴又粘人,這樣的生活再累都覺得值。

    因它在泥裡打滾兒,每每要去蹭沈雁的時候,都能把小姑娘嚇得哇哇亂叫,她身上可是新衣裳呢,去年家裡有錢後,扯布做了衣裳,只穿過一年,對鄉下人來說可不就是新的。

    牛犢也是頑皮,許是覺得沈雁喊叫有趣,還假裝在後頭追攆,嚇得沈雁直跑,像個逗人玩的小孩子一樣。

    陸谷是被乖仔蹭的沒了脾氣,是以牛犢在他跟前討不到樂趣。

    有時覺得一人一牛追趕好玩,他就在旁邊笑著看,要是被沈雁發現他不幫忙拉牛犢,回頭定要被埋怨的,有時沈雁還會氣悶地說他和沈玄青學壞了,竟學會看熱鬧,再也不是她的好穀子哥哥了。

    其實她也知道牛犢不會真的攆上來頂她,每每被追到之後,牛犢總會停下,可她就是怕牛犢帶著一身泥來蹭,每回都忍不住想跑。

    山上的日子雖然清幽,但每天都能見到沈玄青,不過在村裡每日和左鄰右舍打交道,是更為熱鬧的。

    況且沈玄青上山最多也就六七天,陸谷在家裡盼上幾天他就回來了。

    這回也是如此,第六天的時候,沈玄青牽著一隻母羊和一隻小羊羔下了山,打獵加上來回趕山路累是累,但回家後能歇上一個月。

    太陽西斜,沈玄青坐在凳子上喝水歇息,其他四人在圍觀母羊和小羊,看著看著連紀秋月也把自己裹嚴實了從房裡出來。

    “阿嫂,昭兒睡了?”沈玄青問她。

    紀秋月笑著點頭:“可不是,從晌午睡到這會兒了,能吃能睡的。”

    衛蘭香看著躲在母羊腿後的小羊,讚歎著說:“怪道說我們二小子能耐,還真活抓回一頭母的,連小的也帶了回來。”

    聞言緩過一口氣的沈玄青說道:“這小的是另一頭母羊的,被大灰它們撲住了,一併帶了回來。”

    沈堯青在旁邊插話:“養上一個月,順過性子後就把它關到羊圈裡,和公羊待久了,說不定過了年就能下羊娃。”

    “這頭小的多養幾個月,長大了肉才多呢。”衛蘭香又道。

    陸谷眉眼彎彎,他沒有說話,但聽著其他人你一句我一句,心裡是高興的。

    “這回上去還碰到了慧通師父,他進山採藥,也是運氣好,我在山上,不然他就得夜宿山林。”沈玄青到廚房摸了個饅頭出來邊吃邊說。

    陸谷看過羊後,見他餓了,就匆匆進去做飯。

    “走之前我跟他說,以後我若是不在,院門鎖著,就叫他翻牆進去。”沈玄青又坐回椅子上歇腳,說道:“鑰匙不好亂放,壓在石頭下萬一被野獸拱翻,還有各種禽鳥,叼走鑰匙就更找不到,風大雨瀟瀟,唯有翻牆來的實在。”

    “慧通和尚是懂變通的人,你這個主人都說了讓他翻牆進,翻牆一事雖顯得沒那麼體面,但還是保命要緊。”沈堯青開口道,對這個法子他是贊同的。

    沈玄青點點頭,說:“確實如此,我一說他便答應了,他曾做過武僧,翻牆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