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邊的船隻 作品

第469-471章 那桿秤也就先由我餘某把控

    餘乾沉吟道,“那就只能先繼續調查看看再說了。”

    “嗯。”褚崢點著頭,而後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微微嘆息的問了一句,“餘乾,老夫問你。

    若是有一天,有兩件很難抉擇的大勢擺在你面前,你會無條件的站在大理寺的立場上,還是會選擇那些外人眼中的規矩禮制行為。”

    餘乾怔了一下,沒想到褚崢會問出這樣的一個不著邊際的問題。但是他沒有多想什麼,而是極為認真肅然的看著褚崢,說道。

    “褚公,大道理我不懂,規矩禮制什麼的,我也不太看重。大理寺對我恩重如山,若真有褚公你口中的這個情況,那我也只有一個答案。

    我只會無條件的站在大理寺這邊,無條件的維護我們大理寺的利益。這點誰都撼動不了。

    或許我餘乾可能之前會相對世俗一些,也算不上什麼季布一諾的人。但是在這件事上,我不會有別的任何想法。大理寺就是我最堅定的立場。

    請褚公放心。”

    聽見餘乾的這個答案,褚崢稍稍怔了一下,然後有些欣慰的輕輕的拍了拍餘乾的肩膀,輕聲道。

    “這些話,我知道就好。在外面,就不要這麼說了、尤其是你還帶著一個駙馬的身份。你要記住一點,在外面。

    陛下的話才是絕對的,我的話你排在之後便是。切不可在陛下面前表現出你剛才的想法。”

    餘乾沉默一下,點了點頭。

    褚崢也便不再多說什麼,他了解餘乾,瞭解對方的智慧和世故。多的話也並不用自己多說什麼。

    “好了,也沒什麼事了。忘掉我今天找你的事情,你且去吧。”褚崢微不可聞的嘆息一聲,最後說了一句。

    餘乾抱了下拳,“柯長老在寺裡嘛。”

    “估計得過幾天回來吧,尋訪老友去了。”褚崢回了一句。

    倒是不巧,餘乾本還想去找老人家問下那位二品鬼修到底是不是月華的模樣,只能之後再說了。

    接著,餘乾又最後問了一句,“對了褚公,從紀部長上任之後,我就再沒見公孫部長了,她去哪了?”

    “公孫部長一直在家裡,她體內傷勢嚴重,這些天一直在調養。”褚崢回了一句。

    餘乾怔了一下,前幾天一直在忙,根本沒注意到這點。更不知道阿姨她現在一直在家裡調養。

    餘乾非常瞭解公孫嫣,鐵娘子一個,一般情況下不可能會請假這麼些天的。只能說明她的傷勢一定很嚴重。

    看來,那次強行把她體內的那一縷仙靈之氣剝離,受到的創傷遠非公孫嫣之前表現出來的那麼輕。

    想到這,餘乾心裡開始著急起來了,直接跟褚崢告辭,準備去瞧瞧公孫嫣。

    他剛告辭離去,走到門口的時候,突然停下腳步,轉頭對褚崢問道。“對了褚公,關於紀部長髮生死令這件事,寺裡怎麼說?

    紀部長他畢竟是為了寺裡著想,這生死令也並未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可不可以......”

    褚崢直接開口打斷了餘乾的求情,轉頭笑著回道,“放心吧,紀成沒事,陛下特許的。”

    “那就好。”餘乾抱了下拳。

    褚崢轉回頭,繼續望著窗外,輕聲的補充了一句,“對了,老顧的靈會設在明早,陛下說了,以國葬待之。

    但老顧不喜歡這些麻煩事,就按原計劃,在寺裡簡單的弄一下就成。

    靈柩由你扶,明天早點來。”

    餘乾沉默下來,點著頭,“嗯,明白了。”

    最後深深的看了眼褚崢那比以前佝僂了許多的背影。

    看著老人家雙手抵在窗臺之上的模樣,餘乾突然明悟過來剛才老人家最後對自己問出的那個關於抉擇的問題。

    他分明是用最隱晦的話語來問問自己內心的想法,其實老人傢什麼都看穿了,什麼也都看透了。

    在他的心裡,其實也已經有了大案,有了這巍巍大齊和煌煌大理寺之間的答案。

    對他這個為大理寺為大齊奉獻了一輩子的老人來講,或許,現在這一刻才是最痛苦的。

    餘乾猶豫一下,終究還是沒有多問多說什麼,輕嘆一聲,抬起步子轉身離去。

    下樓之後,餘乾抬頭望了眼天上的太陽,晨曦如舊。現在看似風平浪靜,但是朱宸這件事的後續巨浪也不知道會以怎樣的巨浪拍來。

    且看吧,餘乾不想思慮太多,李洵他自己該考慮的事情罷了。

    餘乾直接先離開大理寺,然後一路往公孫嫣的住處趕去,他要先去看看阿姨。這倔強的老女人,什麼事都自己憋著。

    很快,餘乾就來到了公孫嫣的小院,院門是上鎖的,餘乾輕輕敲了兩下,裡頭沒什麼反應。

    沒做多想,餘乾直接翻身進院子去了。看著這熟悉的院子擺設,餘乾卻沒有感知到半點公孫嫣的氣息。

    她現在不在這裡。

    餘乾有些不解,阿姨跑哪去了,也不做多想,在石桌邊坐下,拿出一份符紙鶴寄回黃司裡,讓人問問公孫月現在公孫嫣在哪。

    弄完之後,餘乾就耐心的坐在這裡等著,掃了眼院子,估計有幾天沒人來這邊了,因為這裡落了不少的灰塵。

    沒多久,一隻符紙鶴就悠悠的飛了回來,餘乾打開看著,是公孫月回的、

    公孫嫣現在在她本家修養,也就是在公孫家的本家那邊。上頭還附帶了地址。

    得到答案後,餘乾直接起身準備朝公孫家去。說實話,和公孫嫣以及公孫月認識了這麼久,餘乾還從未去過公孫家。

    對公孫家的瞭解也不多,只知道著公孫家是一個很低調的世家,以武傳家,底蘊也十分不俗。

    公孫家的本家倒也不在內城裡,而是在南城的外的一處郊外的靜謐之地。

    餘乾不知道為什麼,莫名的有些心虛起來,總覺得就這麼去公孫家那邊有些奇怪。真的有些心虛。

    餘乾摸了摸下巴,稍稍整理一下思緒,就朝南城外走去了。

    時間方面倒也不急,餘乾隨手攔了一輛馬車悠哉的往南城城郊行駛而去。

    南城外不像是西城城郊那樣以娛樂場所為主,這邊偏靜謐,山野密林之間落座著許多莊園。

    這些莊園多是太安城裡有頭有臉的家族勢力的本家所在。

    倒是有點像那種有錢人朝郊外搬去生活的樣子。但是餘乾也知道這裡面的原因所在。整個太安城畢竟有一個大陣籠罩著。

    若是把本家放在太安城裡,萬一有緊急情況就真的只能被困在太安城裡,與太安城共存亡。

    這對很多家族勢力而言是不值當的。

    這些千年以上的世家要麼耕讀傳家要麼以武傳家,宗族觀念在很多時候是遠高於國家概念的。

    所以為了萬一之類的情況,他們多會幫本家安置在城外,然後內城裡也安置莊園。防止某些特殊情況下能有多餘的選擇。

    既想靠著太安城吸血,又保留諸多底牌和退路,這些世家的算盤一個打的比一個精。

    公孫家顯然也是抱著這個想法,從流的將本家安置在這南城郊外。

    一路上,餘乾就坐在車頭往左右兩側瞧著,那些家族門楣一個比一個看著有底蘊的樣子。

    大多數的莊園歷史和太安城這座大城的歷史一樣悠久。不少世家多年前都是跟著大齊高祖馬上打天下的那種。

    馬車在南城外按著餘乾給的地址行駛了約莫小半個小時,最後在一處花團錦簇的道路旁遠遠停下。

    再往前就是公孫家的地盤了,馬伕不敢往前走。

    餘乾直接結賬下車,抬頭望了眼遠處藏在竹林之中的莊園,便朝那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