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十七章 認識的差別

    而所謂通榜則是即主考官可採訪舉子在社會上的才德聲望,製成“榜貼”,有時主考官委派專人進行這種採訪,叫做“通榜貼”,供主考官錄取時參考。”

    聽這話,李泰有幾分目瞪口呆,道:“那考試時主考官怎麼確定舉子?”

    “考卷上有舉子的名字,怎麼可能確定不了?”馬周倒是對李泰反問道。

    李泰聽到這話,張張嘴巴想要說話,卻不知道應該怎麼說,考試不糊名可還行?!

    李泰有些明白了,為什麼李世民當政的時候,選拔出來的人才絕大多數還是以士族為主,真正寒門的人才還是寥寥無幾,就算是馬周也不是走得科舉路子。

    一直到了武則天當政用了糊名制,寒門的人才慢慢走上朝廷,甚至發展成牛李黨爭。

    可以說,這個時代雖然出現了科舉制度,但科舉制度依舊還非常的不完善,同時士族的力量依舊還相當的龐大,至少不是皇帝去推行這個政策的話,基本上誰碰誰死!

    李泰表示,這就是個坑,誰要是願意跳進去,那基本上就會被士族視為仇敵。

    “這樣也好,至少我知道了我們學校的老師應該去哪裡找了!”李泰嘴角不由笑了笑。

    李泰對馬周道,“既然工程隊已經把浴室澡堂修建得七七八八,是時候修建我們農業學府的教學樓與老師宿舍了,等到了這次科考結束,我們的老師應該就能招募得七七八八了。”

    “你是盯上了落榜的舉子?”馬周聽到李泰的話語,馬上反應過來,不過馬周還是搖搖頭說道,“現在已經到了冬天,氣候越來越冷了,這樣的天氣百姓是幹不了活的!”

    “幹不了活?”李泰聽到了馬周的話語,不由納悶,“我給吃穿,也不行嗎?”

    “大人您又不是不知道,這麼冷的天風吹過來,就好像是刀子一樣,幹活的時候雙手或是雙腳裸露到外面,一不小心就會凍壞了。”馬周道,“甚至再過些天怕是要下雪了!”

    李泰聽到馬周的話,不由眨了眨眼,這顯然是李泰所沒有想到的。

    李泰頓時恍然大悟,時代不一樣,生產力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楊廣會被人罵做昏君,但是到了未來生產力大發展後,卻有無數人的想著給楊廣翻案。

    絕多多數人都認為楊廣只是做事急了,但實際上他還是一位極具戰略眼光的雄主。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兩個時代生產力完全不一樣,在未來幾乎所有操作都靠操控各種機器去完成,甚至就算真需要人工,也都是帶著手套,頭上套著頭盔,做好了安保措施。

    所以以己度人,楊廣開拓運河,那絕對是溝通南北的大基建,誰人不會說好。

    但現實是這個時代,如果你是老百姓,只能靠著手上的厚繭拽住麻繩,然後搭在自己已經被磨出血來的肩膀上去拖著一枚枚幾乎與人等重的石頭,在瑟瑟寒風之中去服徭役。

    等到自己把這個徭役服完,幸運得自然是能活下來,但不幸運的說不定就直接死在徭役中,甚至這樣的徭役每年都有,遙遙無期不見結束,那你還會覺得楊廣是明君嗎?

    李泰恍然大悟,更想到自己招募過去,去挖煤礦的流民。

    李泰能知道他們去挖煤的生活絕對不舒服,但李泰不知道他們的生活比自己所想象的要更加艱苦。

    李泰沉默了一會兒,看著馬周說道,“鄭鳳熾好像是整個長安的絹絲大戶吧!”

    “是的。”馬周點點頭,沒想到李泰的思維又跳到了鄭鳳熾身上。

    “讓他來見我吧!”李泰道,“他不是想要投靠過來嘛,那我就給他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