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的鋒芒

    難道他高瞻遠矚的已經看到大唐肯定能打敗東突厥,都做好了鯨吞東突厥的準備了?

    但無論怎麼說,現在整個朝廷都知道自己與魏徵爭論此事,若因李泰突然插入導致自己威嚴盡失,這豈不是壞事了。

    所以溫彥博站出來道:“異族酋長桀驁難馴,若因此以為我們削弱其權,剝奪其兵,豈不是又會再生事端,那如今的大好局面怕也會徹底消失。”

    李世民聽到這話微微皺眉,對比起溫彥博的理由,至少有了李泰農業學府作為配合,魏徵的計劃更具有可執行力,這讓李世民的心中天平略微傾斜。

    這時候,一直以來從沒開口過李承乾,突然遞出一份文件讓內侍把它送到李世民桌子上。

    他用帶著幾分童趣卻驚訝的語氣道,“阿耶,這些突厥人叫您天可汗,這是什麼意思?”

    聽到這話,在場文武大臣臉色微微變了變,看著李承乾的目光略帶著幾分驚訝。

    就算李泰也忍不住對李承乾多打量了幾眼。

    不得不說,這傢伙丰姿岐嶷的評價到底是有道理的啊。

    如果一直維持著這一股聰明勁,就算是自己想要奪嫡,怕也只有造反一條路啊!

    李世民聽到李承乾的話,不由拿起李承乾送上來的這一份奏章,正是草原部落期望李世民能夠自號天可汗,冊封他們地位的奏章。

    如此令草原心服口服者,想來也就只有自己啊。

    想到這裡,李世民對李承乾說道:

    “可汗者,猶古之單于,稱呼我為天可汗,應當取自我是大唐之天子,漠北之可汗。”

    “聖人正是大唐之天子,漠北之可汗,自然胸懷寬廣,兼收幷蓄,豈可漠視突厥百姓!”溫彥博見到機會馬上開口道。

    “就讓突厥部落保持習俗,暫時安置在朔州吧!”李世民思索了一會兒,不由開口道。

    “聖人聖明!”溫彥博果斷對李世民回答,自己這局算是贏了。

    “那阿耶,那能不能讓我派出一批學員過去。”李泰對李世民道。

    “越王,聖人所說尊重其習俗了,莫非您還想要違背聖人意志不成!”溫彥博道。

    “我想中書令誤會了,您關注的是您的諫言是否能被阿耶採納,而我關注的是突厥是否可以被教化。”

    李泰從容不迫道,

    “既然阿耶說了要尊重突厥習俗,那我自然不會多生事端。

    不過我希望阿耶能允許,讓我的學員過去學習突厥的畜牧業技術!”

    “畜牧業技術?”聽到這話,溫彥博驚疑道,“越王這是當不成老師,準備當學生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更何況突厥本就畜牧業發達,最是擅長畜牧養殖,我派遣學員老師前去學習,何恥之有!”

    李泰平靜的看著溫彥博,一臉坦然道:

    “我想中書令大概忘記了,我可是被稱作鴨蛋秦王,如今連重操舊業都算不上!”

    這年頭只要自己不覺得尷尬,那麼覺得尷尬的就是別人。

    同樣的只要自己夠無恥,那溫彥博只能手指指著自己,但最終還是半個字都說不出來。

    這件事情,說不上到底誰對誰錯,只能夠算是雙方的政見不同,甚至連政敵都算不上。

    只不過這次後,李泰的名頭應該會多個務實,而李承乾說得話雖少也盡顯了太子威儀。

    畢竟在場誰都開得出來,他那句天可汗卻才真正奠定了如今的局面。

    李泰打量了一眼李承乾,不論怎麼說,雖然自己一直以來都沒有真正的重視過李承乾,只是把李承乾當做是小孩子來看。

    但今天之後,若自己再小看他,那以後怕是會吃大虧。

    真說起來,自己在外面混,跟李承乾直接在朝廷上對上的概率不高。

    而且自己也不打算走黨爭路線,老實走能臣路線,把自己的根基穩固起來才是正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