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三百二十八章 冰窖的作用

    就算死魚,也能通過冰塊保存,然後直接輸送到運河城市,提升海洋產品在內地的銷售。

    所以在李泰看來,賣冰才能掙幾個錢,盤活整條北方的大運河,甚至盤活自己的捕魚計劃,讓海魚以及海洋產品進入到內陸的市場才是最重要的。

    還是那句話,華夏民族到底是靠著土地生存的民族,如果海洋經濟體系不能夠跟陸地經濟體系形成緊密的聯繫,而是自己玩自己的在北方捕撈一下魚群是沒意義的。

    因為只要改朝換代,那海洋經濟體系失去了上層人對海洋的重視,對下層人又沒有形成足夠的經濟紐帶,自然會隨著改朝換代的到來被華夏所拋棄掉。

    而從滎陽開始,逐漸向著洛陽前進的路上,範越風也逐漸發覺,前往洛陽的人越來越多。

    不僅是自己所想的棋手,實際上除了對自己有信心的棋手,更多的還是洛陽周圍的商人想要藉助這次機會,把手中貨物儘可能的販賣出去。

    所以越向洛陽前進,越能感受到人流洶湧,但這麼多洶湧的人流行走在官道上,卻並沒有給自己有任何擁擠的感覺。

    低頭看去卻見到腳下的土地早就已經經歷了拓寬與平整,用著一種不知名的材料,腳步踩上去,看起來還是挺結實的。

    水泥,更準確得說是土水泥已經被李泰給弄出來了。

    比較起標準的需要以硅酸鈣為主研製出來的水泥,自然是要差得太多了,但如果只是單純用來鋪路的話,土水泥也足夠了。

    水泥這種東西,李泰自然一直在攻克,但現實是李泰都不知道水泥的主要材料是硅化鈣!

    雖然直接讓墨科去研究一種可以媲美三合土的,能大量生產的建築材料……

    好吧,要是真能研究出來那才是怪事。

    這個研究項目從設立之初到現在都卡主了,要不是李泰小時候見到過用貝殼磨碎是煉製水泥的材料之一,怕是連方向都沒有。

    但即使如此,怎麼樣誕生水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直到自己去清理鍊鐵廠的廢水廢渣,懷著道家是封建時代第一生產者的原則,不得不說,潘師正還是給了自己驚喜的。

    因為各個門派都有參與,已經慢慢澹出歷史的外丹派系便提出要不把這些東西練成丹藥。

    也不是給誰吃,就是先練出來看看,是個什麼東西。

    然後眾人攜手把汙水曬乾後,混入石灰,石膏粉,等想要把這些東西通過煉丹的模式去蕪存菁,結果煉丹是沒有練出來,但練出了土水泥出來。

    然後,李泰便是直接在鍊鋼廠附近也開了一個土水泥的煉製場,便用這些汙水與廢渣煉製土水泥。

    畢竟自己對水泥也就兩要求,一個是能夠起到粘合的作用,一個是保證土地不要生雜草。

    而這種土水泥跟自己前世見過的水泥比較自然差得太多了,但在這時代至少比三合土的粘合速度要快太多了。

    至於不生雜草,自從用這些材料修建起了這道路,別說是不生雜草,甚至連蚊蟲都不往這邊來了。

    李泰還給潘師正一道新的命令,仔細研究一下倒是靠什麼東西讓這土水泥產生的。

    李泰原本一直在考慮自己應該怎麼樣處理鋼鐵場生產出來的廢渣廢水。

    但現在隨著潘師正居然硬生生肝出了土水泥,汙水廢料之中的某些東西是土水泥的材料。

    現在自己需要去頭疼,自己到底去哪裡弄這麼多的廢水去給生產土水泥了。

    所以潘師正還是繼續帶著他的茅山宗肝下去吧,幫助自己尋找到水泥所需的鈣以外的另外一種元素到底是什麼,以及它真正的原材料。

    自己相信潘師正的實力。

    李泰有了土水泥,哪怕產量並不多,但至少給洛陽周邊主幹道修一修,還是能做到的。

    而現在的範越風便踩著這由土水泥製作出來的道路進入到了洛陽學府。

    然後遠遠看著一個燈火通明到深夜的城市所綻放出來的燦爛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