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小羊羔 作品

第579章 國之大事,在戎與祀

如之奈何?

慶忌得到范蠡、田穰苴的戰報後,就將大司馬孫武、御史大夫伍子胥、廷尉伯噽、太宰計然、大行令孔丘一起傳召到滋德殿,商議對策。

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後,慶忌這五個肱股之臣,都不禁陷入了沉思。

國之大事,在戎與祀。

容不得絲毫的馬虎!

萬一有了閃失,包括慶忌在內,誰都擔待不起。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太宰計然首先朝著慶忌躬身作揖道:“大王,臣以為,我吳國此時不應動輒大戰。”

“且不說大吳的精銳之師,還多滯留在西南一帶,尚未歸來,單憑現在中原的這種錯綜複雜的形勢,我吳國就不便於摻和進去。”

一聽這話,伍子胥皺著眉頭道:“太宰此言差矣。”

“而今晉人伐鄭,聲勢浩大,若是我吳國置之不理,如蔡、徐、鍾吾等附庸國,豈非對大吳的權威有質疑之心?”

“若是如此,則吳國在中原的霸權必失,日後恐怕也很難再次北上,與晉人一較長短!”

上一回吳國得以駐兵於周王室的洛邑之地,而且使鄭國臣服,除了吳國的確出兵中原外,還不乏慶忌、伍子胥、范蠡這些吳國君臣的一番操作。

在很大程度上,吳國得以染指中原,以運氣的成分居多!

當時,若不是晉侯姬午被行刺,客死洛邑釣魚臺,吳國豈能在中原站穩腳跟?

而現在,一旦失去了對周王室和鄭國的控制,吳國在中原豈能有多少的話語權?

“哼!”

計然冷哼一聲道:“御史大夫,動輒大戰,豈是那般輕巧?”

“嶺南、西南的戰事適才結束不到半年,現在又要北上作戰,我吳國豈能撐得住?”

“若是再度徵兵,難道不是在竭澤而漁乎?”

“晉人之師,為天下強軍,在戰力上同我吳國精銳不相上下。”

“若不能戰勝,怕不止是大王威信掃地的問題,吳國精銳之師盡沒,這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