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片2 作品

第九百二十三章 也是一樣

    可道理誰都懂,但最大也是最現實的問題很快出來了……錢。

    但凡一個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基礎設施建設是最花錢也是最看不到回報的工作,而國內儘管改革開放已經快二十年了,但需要追趕的地方太多,尤其是在基礎設施這一塊,更是任重而道遠。

    雖然就在幾個月前,國家才投資上億鋪設電纜,聽上去好像很多,但實際攤開來,恐怕就連幾個中心城市都鋪不滿,更別說鋪開到國了。

    現在周銘想要繼續加快網絡佈局,爭取早日讓更多的人使用電腦,甚至成為家裡的普通電器,而非現在的奢侈品,這其中需要的資金就更是天文數字了。

    周銘找上電信局,這個年代的電信局雖說已經政企分離改制成企業了,但由於郵電沒分家,因此電信局有超過一半的精力還需要用在發展郵政系統上面,爭取早日達到“不管深山老林還是荒郊戈壁,都要把信完好送到國每個人手上”的目標。

    由於這樣的原因,電信局能投入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資金非常有限。

    “我們也想盡快鋪設更多的網絡線路,可我們也真的拿不出那麼多投資啊!”這是電信局總經理在和周銘談話時親口說的。

    當然周銘也提到了貸款,要電信局一下拿那麼投資有些困難,但銀行這邊卻是時刻有錢的,而且銀行也是非常樂意做這樣的貸款投資。

    可電信局總經理反問了周銘:“貸款當然可以,但最後誰來還呢?如果是我們還,那為什麼不按照我們的原定計劃按部就班去做呢?那樣至少還可以省去一筆數額龐大的利息。當然如果是政策性免息貸款,或者是能拿到行業補貼,這樣倒可以一試,可問題是中央財政同樣捉襟見肘,哪有那麼多錢投入呢?”

    電信局總經理的話說的很現實,饒是周銘都不知道如何反駁。

    隨後,周銘又去了工行,工行這邊是有一些政策性貸款,但要說貸給電信局去鋪設線路這種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搖頭飛快。

    這個時候無論杜鵬還是張海,都勸周銘這個事情可以先放一放。

    “周銘,我知道你老大心裡面有很多宏大的佈局想法,但飯要一口一口吃,路也要一步一步去走,而且本來像鋪設線路這種事情就急不來,中央和電信局那邊也都有他們自己的規劃,我們就不要強人所難了。”杜鵬說。

    “是呀周銘先生,你看現在咱們的電腦賣的很紅火,就證明電信局的網絡是夠用的,至於以後,電信局的網絡是一年一年不斷建設的,以後我們也仍然不用擔心。就算現在我們強行加快國的網絡建設,等普通人熟悉電腦,以及電腦內容的繁榮,那又不知道要等多長時間了。”張海也說。

    周銘也明白他們說的都對,而且按理來說也的確應該按他們說的那樣做,可週銘並不想:要是什麼事情都等著別人做好了,那自己重生這一次的意義是什麼呢?

    況且周銘也不確定由於自己重生會不會對互聯網行業造成什麼影響,萬一要是誰提前崛起了,自己卻還在傻傻等著馬衛迅張雲他們出山,那不笑話大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