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片2 作品

第三千章 王如軍和王仲敏

    當高層下來調查才發現居然是王如軍在招兵買馬,這讓整個德州儀器上下都怒不可遏。

    “王如軍這個騙子!他違反了競業協定,不管是誰,我都一定不會放過他的!”

    可當德州儀器高層聯合麥迪遜這些啟動調查,卻發現王如軍只是在理工大學擔任教授,原則上並沒有違反競業協定。

    麥迪遜立刻意識到:這肯定是那個周銘的主意!

    於是麥迪遜馬上聯繫了皮耶羅和弗里曼他們商討對策。

    “我們都被周銘騙了,他的重點根本不在歐陸,而是在整個半導體產業!”

    “據我所知,現在華夏正在籌建的除了芯片廠,還有晶圓廠和光刻膠長等一大堆和芯片半導體產業相關的高科技工廠。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周銘的目標根本不是什麼狗屁的手機,而是芯片這個半導體行業的重中之重!”

    “今天他能從德州儀器挖走我們上百名的工程師,那麼明天他就可以搶走我們的半導體產業訂單!”

    “都想想吧,我們發動資本戰爭打垮了歐陸的半導體產業,但最後卻讓華夏發展起來,我們絕對不能放任這種事情繼續發生!”

    會議上,麥迪遜慷慨激昂的話語說服了所有人,或者說原本不管皮耶羅還是弗里曼,他們都沒準備放過周銘。

    可道理是這個道理,但如何做到卻讓所有人感到頭疼,因為在周銘的主導下,華夏的一切行為都是合理合法,甚至包括王如軍擔任大學教授,都完美的繞開了競業協定的封鎖,他們很難有效的進行打擊。

    “我們投資華夏的報紙,指責芯片產業汙染環境?或者讓某些學者發文指責這種建廠行為是在浪費國家錢財,造成輿論壓力讓他們自己叫停相關進程?”

    有人提出這樣的想法,也得到贊同,畢竟那邊也有不少跟自己存在技術合作的企業,拿這些技術稍稍卡一卡,自然會有人為自己奔走。

    不過也有人有不同意見,認為周銘是個堅定的人,肯定不會因為幾隻狗叫就停止自己的佈局。

    又有人提出還是得從技術和人才方面入手,一方面禁止全聯邦的半導體工程師去華夏,另一方面也禁止任何相關技術或者設備去華夏。

    可這也意義不大,畢竟隨著王如軍這一波操作,該去的人才都過去了,周銘在幾年前就買了一臺頂級光刻機回去,在設備上能卡的也不多。

    最後還是伯亞想起了仍然待業中的王仲敏:“既然我們單純的禁令和打壓不管用了,我們或許可以人為的扶持起另一箇中心,將市場搶回來。”

    這個想法讓所有人有如醍醐灌餅,他們這才想起芯片發展不是光投入資金建廠研發就夠了的,更需要市場的支撐,否則你研發技術投入的上百億資金就只能全打了水漂。

    “好!那我們就支持王仲敏!”

    最終所有人形成了統一意見。

    達成了一致,然後麥迪遜親自給王仲敏打去電話。

    作為曾經德州儀器的高管,王仲敏當然認識麥迪遜這位董事會成員,對於這樣的豪門大佬打電話來,顯得誠惶誠恐,而緊接著麥迪遜的話,則讓他整個人都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