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兮 作品

第二百二十五章兵家四勢

  無他科技生產力的限制。

  兵權謀往往是帥才,兵形式則代表勇將,兵陰陽那是全才。

  不管如何,能夠收服這樣一位未來的帥才,蘇凡還是十分高興的,帥才意味著可以指揮大規模的戰爭,這往往是勇將的缺陷。

  而徐榮卻沒有這些缺陷,不說雙方高下立判,畢竟無法比較的。

  有些武將率領數千人馬,能夠將數萬的大軍給打的潰不成軍,這不是沒有發生的。

  當然在蘇凡的眼裡,帥才對於他來說更加有用,畢竟未來的大戰,需要有指揮大規模大戰的帥才。

  陳到、太史慈他們很難有這樣的能力,不說他們不行,而是無法完全勝任。

  而徐榮有這樣的能力,大兵團的作戰,要考慮到各個兵種之間的聯繫。

  這方面,蘇凡也無法做到,別看他心裡活了有百多年了,但是正真統領大軍,還真的少之又少。

  所以他需要找一位統帥三軍的,漢末三國,有沒有這樣的人,自然是有的,諸葛孔明和周瑜就是其中的頂尖人物,當然司馬懿也算。

  經驗豐富的曹操,也可以做到,只是曹操是君主,在妙算兵權謀中天然佔據一絲的優勢。

  除此之外,能夠成為統帥三軍的帥才,那就少之又少了,後期其實陸遜、姜維、鄧艾他們也都算。

  尤其是陸遜的統帥比起周瑜也差不了多少,可以說東吳四大都督,統帥能力是不差的。

  但是正真做到頂尖的,也只有諸葛孔明和司馬懿兩人,兩人都算是文士出身,但是領兵打仗的能力,讓很多武將都自愧不如。

  尤其是諸葛孔明,那可是武廟都算是排在前列的人物了。

  後世網絡對諸葛孔明的評價不高,那是因為他的政治才能太過突出,讓人誤以為的。

  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在蘇凡的眼裡,絕對是漢末三國時期的前三。

  以蜀國之力,前期壓的魏國幾乎喘不過氣來了。

  可惜蜀國的潛力還是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