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小胖A 作品

第五百八十零章 充電電池

 所以,目前顯卡電子和維顯電子都是維創體系重要的代工企業,這些企業以遠遠低於維創電子公司員工的薪酬,給維創電子公司做一些笨重的重複勞動。

 這些笨重的生產工作,當然也必須要有,而且,扶持自家嫡系的加工企業,也有利於控制成本和保證質量。但是,讓這些製造部分的員工,也享受維創電子公司研發部門的待遇,那公司的產品生產成本就不再具備競爭優勢了。

 正是因此,為了保持公司的產品具備價格優勢,所以,代工和研發業務進行了切割。

 以驚人的回報來吸引高端人才加盟維創電子公司,與此同時,大力依靠參股和關聯的代工企業的成本優勢。這些成本優勢,正是公司第一桶金的重要來源,沒有這種內地的廉價勞動力提供的成本優勢,維創電子公司的競爭力就要削弱大半。

 顯卡電子公司原本與維創電子公司之間,也沒有股權關聯性,但是鍾健卻是考慮到想加強跟劉家之間的資本關係。所以,老劉劉偉正私人出資2億元入股,獲得了顯卡電子20%的股權。

 這當然了鍾健讓利了,實質上,光是顯卡電子公司持有的維顯電子公司24%的股權,所佔據的權益,已經不止這麼多。更何況,顯卡電子公司也是在推進上市計劃。不過,顯卡電子公司是衝著實質60億元以上的目標去的,低於60億港元市值,沒必要ipo。

 要知道,香江最大市值的企業滙豐銀行,其市值也不過是150億,其盈利規模超過20億元。並且,幾乎每年其盈利規模都在增長。

 77年的時候,滙豐年盈利才6億港元,到了84年已經破20億元,可以說,香江的經濟牛市和熊市都穿過,年年利潤都在漲。到了97年,香江迴歸的時候,時間跨度15年,滙豐的盈利相對於84年更的又增長了20多倍,達到了425億港元。

 滙豐那樣的瞎子都能看明白的好企業,也因為此時滙豐跟香江經濟捆綁,所以,被很多人看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