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小胖A 作品

第七百三十零章 各種劇評

戰場中子彈的軌跡、炮彈的爆炸,人體在近代戰爭中不斷被摧毀,各種意志的碰撞和動搖,這種殘酷的戰爭美學,幾乎讓人感覺精神不斷被調動,興奮、恐懼、慶幸、嘆息,明明是一些連名字都沒有的角色的短暫畫面,也足以調動人心。

而戲裡麵人物互動和對話的內容並不多,大部分都是被戰爭場面填充。但是,僅僅是間歇期的那些短暫的文戲,也是覺得人人都是影帝,幾乎找不到水平差的演員。

最後,筆者建議,有空應該去電影院看一看吧。無論是瞭解歷史,還是純粹的享受大片的視覺衝擊,都應該看看。

這是一部絕對對得起票價的大片,是《鴉片戰爭》題材中最經典的一部,我想即使是今後,也很少有同類題材,能超過或達到這樣的水平!”

實際上他說的朋友相邀是假的,他可沒有朋友好到願意請他看電影,純粹是為了賺點稿費錢,自費35港元一個人去看了一遍。

作為香江電影史上最高成本的一部大片,而且,還是香江電影史上非常罕見的戰爭片。《鴉片戰爭》可以說是成功的一塌糊塗,在香江上映首周票房既破2000萬港元。雖然,香江市場不大,但有些影評人士預測,它將會再度刷新香江票房歷史記錄,保守估計4000萬,甚至有希望破5000萬。

當然了,無論是四千萬還是五千萬元,相對於其昂貴的製作成本,不過是杯水車薪。

即使加上國內賣拷貝數量破500個,每份拷貝2萬元,這也不足以收回本錢。

所以,《鴉片戰爭》回本主要是靠著國際市場,以及vCd、電視版權等等方面的收入。

其中,東瀛票房市場,成為了最關鍵的市場,歐美市場因為文化隔閡,加上排隊槍斃的片子並不罕見,現階段歐美對於天朝近代史也不感興趣,所以,預計《鴉片戰爭》在歐美應該不會有太出色的表現。

東瀛卻是不一樣,因為,東瀛對於天朝歷史非常瞭解,而且,對天朝歷史的感興趣程度僅次於華人。比如,後來烏宇森在好萊塢執導《風語者》虧的一塌糊塗,作為華人導演,在好萊塢失敗一次基本上都完蛋了。所以,吳宇森不得不迴歸華語影壇,後來靠著資歷籌集資金拍了《赤壁》,因為太長了,電影分成上下兩部上映,國內兩部電影總和也就8000萬美元,但在東瀛市場《赤壁》兩部加起來卻斬獲1億多美元票房。也正是靠著東瀛票房市場太火了,《赤壁》不僅僅沒讓吳宇森推出影壇,而且還重回巔峰,再度成為國際大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