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九 作品

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家產(求雙倍月票)

偏偏卡在鄉試,就是個秀才,又是不大的年歲,就只能這樣一科一科的考下去。

她也曉得,自己老爺想要添莊子,不僅是讓四姐兒嫁妝好看,也是為了貼補日子窘迫的三女兒。

若不是以補妝田的名義,三女婿不會收的。

她就道:“兒子們也大了,老爺記得先跟兒子們商量商量。”

父母在,不分家。

按照世情來說,眼下張家的產業,日後要分給張家兄弟。

他們夫妻兩個想要分出些土地送給女兒,也要考慮到兒子的想法。

張英點頭道:“明天就給他們提,早定下了,好叫人重新做契……”

*

次日一早,等到兒孫們過來定省,姚夫人就打發兒媳婦、女兒帶了孩子下去,只留下幾個兒子,還有長房長孫。

張廷瓚是長子,不在家,長房的意見就要聽張若霖這個長孫的。

張家叔侄面面相覷,以為留下是說今日接風宴之事。

昨日是小宴,只有自家人陪著,不夠正式。

今日要邀請叔伯與姻親故舊作陪,開正宴。

張廷璐想著要不要勸兩句,不宜叫太多陪客,否則有諂媚之嫌。

福松阿哥的身份,跟尋常女婿不一樣,張家更要不卑不亢才是。

張六爺想的是,桐城除了張家人,還有一個三十八年那科的江南鄉試解元,論起來是他們的表兄,這兩年常來張家,跟他們兄弟也相熟的,也可以請來陪客。

張英已經將兒子們看了一遍,目光落在最小幼子身上。

幼子是康熙三十年生人,今年十二歲,還是個孩子。

不過既是涉及到家中產業,那就都問問也好。

張英就道:“這幾年你們辛苦,一人抄了一箱到兩箱的書,本打算的很好,四姐兒出嫁,直接陪嫁幾十箱書,沒想到福松阿哥恢復宗籍,這舉業上用的書,就不合時宜了……”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看著兒孫們,沉吟道:“福松阿哥聘禮送的多,除了都充作四姐兒的陪嫁之外,我打算給四姐兒陪送五頃地。”

屋子裡一時安靜下來。

張廷璐管著家族庶務,曉得自家名下的田產不少,除了桐城本地,還有一部分在府城外。

五頃地,五百畝,聽起來不多,可是這邊的地價貴,就算是旱田,也要六兩銀子一畝,水田的話要十兩銀子往上了。

一年下來,五百畝地的田產出息也有二、三百兩銀子。

嫁妝裡添上妝田,就很體面。

張六爺看看哥哥們,又看看弟弟跟侄兒。

那是宗室爺,子孫後代都是宗親,往後張家就算宦海沉浮,有不順當之處,也多了一門貴親。

這陪嫁五百畝地,不多,還值當跟他們說一聲?

眼見著兒孫沒有人接話,張英望向長孫張若霖。

張若霖年歲不大,可到底是宗孫,想的多些,道:“那要不要託人置換成直隸的地?往後小姑在京城,這邊的妝田也不好打理。”

張英搖頭道:“不必,到時候家裡幫著管著,每年將出息銀子捎出去就是了。”

張英又望向張廷璐,張廷璐道:“父親安排的正好,直隸的地沒有江南的好,也不好買,桐城的地有家裡照顧著正好。”

多了這一塊妝田,往後就算張家兄弟都外放了,不在京城,也能跟京城保持往來,省得兩下里隔絕消息,照顧不到幼妹。

張四爺這裡,跟著點頭道:“聽父親的。”

張六爺與張七也趕緊支持。

張英喝了一口茶道:“都是一樣的女兒,不好有所偏頗,早年你們三個姐姐出嫁的時候,家裡日子還尋常,預備的嫁妝也簡薄,趁著這回給四姐兒預備嫁妝,我打算給她們也補一份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