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離青青 作品

第186章 要對鱸魚下手

    伏龍山指著照片介紹道:

    “這人叫卓立文,是《東廣晚報》當地新聞版的副主編,今年三十五歲,本地人。”

    秦定坤沉吟道:“伏哥,這個卓立文是什麼時候搭上柳萬年的?”

    伏龍山是當年帶秦定坤入行的人。

    後來見他經商頭腦靈活,做事手腕穩中帶狠,為人卻又極度仗義,所以寧願屈居他之下,成了組織的二把手。

    雖然從不以資歷和功勞自居,但秦定坤素來對他敬重有加,人前人後都給足了面子。

    不光不讓他像旁人那樣稱呼他老大,秦定坤也是一直喊他哥。

    伏龍山鼻子裡哼了聲。

    “不是他搭上的柳萬年,倒是柳萬年主動找上的他,時間也不算太久,不過二十來天吧。”

    秦定坤皺眉道:“二十來天?那豈不就是……”

    伏龍山點頭。

    “沒錯,就是咱們的石佛鱸魚進東廣農貿市場的那些天。”

    東廣靠海,自古以來,很多東廣人都靠打魚為生。

    尤其是社會開放以來,許多漁民為了多掙錢,都不管不顧地瘋狂捕撈,有些海域的魚還不等長大,就被打撈一空。

    幾年前,秦定坤就跟伏龍山商量,另闢蹊徑,跟朱埔縣石佛公社合作,在當地的石佛湖放養魚苗,培養淡水鱸魚。

    經過兩年的摸索,石佛鱸魚在朱埔縣逐漸打開了名氣。

    秦定坤開始拓展市裡的生意,頭一個目標就是農貿市場。

    他在市裡奔波了好多天,農貿市場終於同意進石佛鱸魚試試。

    最初,農貿市場對此根本不看好,畢竟東廣人吃慣了海魚,這種淡水養殖的魚,未必對當地人的胃口。

    可沒想到,自從石佛鱸魚進了農貿市場,每天的銷量都在走高。

    不過二十多天,進貨量就翻了好幾番。

    雖然海魚是東廣人吃慣了的,可海魚捕撈,靠天吃飯,一網下去,大小不一。

    相比較之下,石佛鱸魚個頭明顯比海魚大,肉質細嫩鮮香,又沒有海魚的腥味,廣受歡迎,竟然在海魚一統天下的東廣,硬生生殺了條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