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有木 作品

第530章 植被茂盛




            


            


            「形似飛船但實際上卻是飛機?」於雁山此時已經脫去防曬衣,眼神和表情中還帶著讚歎,「超乎我的想象。」他原以為機艙內的溫度很高,而氣壓也會讓人感到窒息。可事實卻完全相反,他既感受不到機艙內的熱,又能感覺到空氣已經經過淨化?毫不誇張的說,比末日前的飛機舒適度高出了幾倍。一瞬間,他忽然冒出一個念頭。「這不是人類目前能達到的科技水平,我不可以,其他人也做不到。」駱戎之前只是聽乘坐飛船從京城回來的駱雲瀚再三讚歎飛船的奇妙之處,如今身臨其境,才發現確實比他想象中的更加神奇。他表情上可沒有顯露出任何驚訝的模樣,可是心裡卻湧起滿滿的自豪。他家老么也許並不需要他太過擔心。駱雲益並沒有坐在機艙內,他只說飛船內可以無人駕駛,也不會暴露出系統超乎尋常的智能。可僅僅如此,依然讓駱戎和於雁山感慨萬千。「沒想到有一天,我還能坐上ufo。」於雁山的神色至今難以平復。駱雲益看效果差不多了,才說道:「之前系統不可以兌換出飛船,我們曾經兌換過房車——」「等等,你這個系統的是通過垃圾重新組合嗎?」於雁山連忙追問道。對於他來說,一旦涉及研究上的事情,就會變得極其專注。於雁山的腦海裡開始思考系統的邏輯,垃圾為什麼能組合成新的寶貝呢?究竟是新的研製方式,還是加入了新的物質。或者根本就是因為物質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反應,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成品。可如果是這樣,系統如何將這些東西運送到藍星呢?於雁山的思考早已飄到九霄雲外,他問過駱雲益以後並不在意他的回答,只是陷入自己的思考中。「……並不是所有垃圾都可以,只是因為我們在京城和興城的時候收集了足夠的垃圾,才會通過這些東西識別出可以兌換出哪些成品。」駱雲益半真半假說著,其實飛船有一部分物質他們從來沒有收集過,而飛船也是通過積分兌換。但是他不能這樣說,至少不能讓舅舅知道。現在最緊要的就是系統升級,而且要拖住所有人。況且駱雲益這樣說也不算是真的撒謊,從某個方面來說,在開啟兌換系統前,組合功能就是收集什麼才能產出什麼,並沒有任何誇張。於雁山的注意力漸漸被駱雲益吸引,如果這樣看,未來建立空中城市和飛往其他星球也許未必不能實現。想到這裡,於雁山頓了頓。一旦接受這樣的事實,那確實能證明駱雲益的價值,可是否理解為駱雲益的手裡將擁有絕對權利呢?.br>於雁山的猶豫自然被駱雲益和駱戎看在眼裡,兩人不約而同選擇了沉默。駱雲益覆盤於雁山前前後後對他說過的話,也許舅舅並不希望他有如此大的能力吧。因為如此強大的能力對於雁山來說並不全是益處,或者說他這個外甥已經超出了舅舅的掌控。果然無論到什麼時候,所有人更喜歡中庸之道。槍打出頭鳥。於雁山心思轉過幾圈,悠悠地看向駱戎:「你怎麼看?」駱戎是藏區的最高指揮,也是駱雲益的父親,任何人都不及他的能量與權威。機艙內不過是三個人,可空氣卻異常躁動。或者對於任何人來說,見到可能來自於藍星之外的科技,都不可能冷靜下來。駱戎並沒有直接回答於雁山的話,他發現飛船比以前的飛機更加平穩,甚至在裡面行走也如履平地。如果能再大一些,如果設備和生活用品再齊全一些,這不就是房車嗎?不對,這就是空中城市的雛形。駱戎看了看於雁山,兩人的視線在空中匯聚。「我覺得,可是一試。」駱戎率先開口,又看向於雁山,「如果雲益能作為未來城市計劃的執掌人,我們都能放心。」於雁山的神色有一瞬間怔忪,隨後若無其事的轉開眼,又輕輕地「嗯」了一聲。如果沒有駱雲益突然出現,於雁山才應該是未來城市計劃的總指揮。駱戎看到於雁山微妙的表情變化,又說道:「你是首席科學家,整個計劃不適合其他人知道,而云益作為駱家的繼承人,最合適擔任項目負責人。」於雁山的表情驟然一鬆。這樣的說法不是不能理解。駱雲益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是於雁山本質上並不喜歡讓位,他看了看駱雲益,又環視機艙內,最終還是閉了閉眼。只能這樣了,似乎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於雁山依靠在座椅上假寐,而駱戎和駱雲益父子卻興致勃勃看向窗外的景色。「太不一樣了,我以為外面的植物會被曬得枯黃,卻沒有想到如此茂盛。」俯瞰藏區,駱戎萬千感慨湧上心頭。他親歷著藏區的幾十年發展,又目睹了所有繁華化為烏有。末日,應當是整個自然界的末日。但是經歷過極寒和極熱,脆弱的植物卻越發茂盛,甚至迎著烈日下的微風大張旗鼓的舞動。更像是在示威。駱戎轉頭對駱雲益說道:「能不能調整一下飛行高度,我想看看下面。」駱雲益立即明白父親的意思,然後迅速讓系統調整高度。「我們需要看一下下面的生態環境,也許這裡已經成為動物和植物的樂園。」駱戎自嘲道,「人這一輩子汲汲營營,最後一場天災就能讓人的奮鬥蕩然無存。」「可是我終究認為人定勝天。」於雁山猛地睜開眼,朗聲道,「我不服輸,也沒有什麼能打倒我。」駱雲益並沒有摻合兩人的談話,此時飛行高度已經下降且飛行速度也開始降速,他清晰看到下面茂盛的植被與奔跑的動物。也許它們本來就應該擁有這樣的生活,是人類破壞了自然。「欠下的東西,總有一天要償還,甚至是加倍償還。」駱雲益輕聲道。他的聲音同時吸引於雁山和駱戎的注意力,他們明白他說的是自然與人的關係。但是,此情此景,卻不可避免想到一些其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