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 作品

第1107章 二氣臨身 相同策略

    軒轅懷雙手環抱,也無追擊之意。

    不數息,歸無咎隱然明悟。

    靈形境的“極限”,確實是真正的“極限”。別說是本土天玄上真,就算是元嬰境、近道境、道境的歸無咎和軒轅懷本人,返回過去和靈形境中的軒轅懷、又或者是掌握了履塵三劍合一之法的歸無咎自己交手,也佔不到絲毫便宜。

    但是——

    這種規律,至多截至到道境為止。

    至於道境之後,獨立萬古而長存,打通時空之妙。一旦附身過去,已不再是簡單的神通、見識的加持,而是會賦予其難以言喻的莫名力量,在鬥法招式的選擇上體現出來。

    原本靈形境中先天註定不可能被掌握的許多妙術幽玄,會以一種獨到的方式呈現;這還不是關鍵,更重要的是,許多舊時無關痛癢之處,隱隱然變得微妙了。

    歸無咎、軒轅懷,是令兩種真流大道煥發新生之人,掌握了一線道境之上的微玄意蘊。此時當這一線意蘊投入到靈形境中,其實眼前的“歸無咎”、“軒轅懷”,所見又增,已不能等同於真正的靈形境歸無咎、軒轅懷了。

    歸無咎若有所思道:“看來軒轅道友是要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了。”

    道理很簡單。

    若果說這心意映照,是軒轅懷的獨到優勢,那歸無咎自然不易應對。可是此時之所得,分明是敵我皆具。歸無咎想明白其中道理之後,立刻就能嘗試加以運用。

    在道境之中的交手,歸無咎突然發難,以比拼學習“倍稱之力”的速度決勝。如今在靈形境中,軒轅懷似乎正要以此取勝。

    軒轅懷悠然道:“若是歸道友思量透徹,某便要出手了。”

    歸無咎不答。

    微一醞釀,歸無咎已是主動一劍刺來。

    依舊是履塵三劍合一之精義,只是劍光歪歪斜斜,看著有些古怪。

    其劍光舍直就曲,並不合道理;但走了彎路之後,速度反而更快了一線。

    歸無咎與軒轅懷的交手,落在同道眼中,自然一招一式都值得備極稱讚;但此時若有觀戰之人,對於這一劍的評價,只怕不是任何讚譽。

    圓滿境者,不能明其密奧;縱然是窺見真流的圓滿之上,醞釀良久,只怕也只會評之以“莫名”二字。

    這個“莫名”二字,不是別出心裁、出人意表之意,亦並非神通超出理解之外。其實以曲加速,其餘圓滿之上者也能做到;但為何要如此出招,卻貫穿著一種超越勝負之外的目的,不可索解、莫名其妙。

    軒轅懷依舊是循著細細拆解的節奏,不徐不疾,還之以一劍。

    這一劍的速度與歸無咎相若,但是予人的間離感卻要強悍得多,依稀是要往反方向刺去;看似離題萬里之際,又不可思議的折回,然後在一個無人能想象到的時間、地點,完成了截擊。

    相交之後,軒轅懷的這一劍乘勢而返,氣韻愈加充沛;而歸無咎的那一劍卻頓了一頓,明顯出現了窒澀。

    軒轅懷的優勢,竟然較試招那一式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