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 作品

第312章 韜晦蟄伏酒中刀




    杜明倫又飲了一杯,面色清朗灑脫,杯中酒氣氤氳。



    此時,歸無咎心中那一絲若有若無的不適感,也逐漸消失。



    論心思縝密,歸無咎自信不弱於人。只是百餘年來藏象宗本是友盟的觀念根深蒂固,再加上杜明倫一番娓娓道來、推心置腹,言之以九宗秘聞。“勿要走漏口風”等等告誡,更是潤物無聲,彷彿自己依舊是兩宗著力培養的核心弟子。



    實則這等人物,行事俱是滴水不漏、自有法度,不到最後一刻,不會留下絲毫破綻。歸無咎也唯有心生感應,才恍然徹悟。



    正反兩方面權衡之,己身之存亡,只在一線之間。



    若不能進階真君,自己一身魔道功法將無可避免的走向魔尊分身之路,這是不可留之一;



    若是自己對越衡宗、藏象宗有所不滿,而辰陽劍山神通廣大,萬一竟有治癒“玉鼎失足”的良方,乘虛而入,那時不為我用、反成其殃,這是不可留之二。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萬一死馬當作活馬醫,自己竟奇蹟般的走通道途,保全越衡宗元玉精斛不說,四百年後己方陣營更多了一位足以和軒轅懷交鋒的戰力,這是可留之一;



    自己和這一輩的核心真傳弟子木愔璃、杜念莎等關係不錯,貿然行事,動搖諸弟子之心,這是可留之二;



    自己畢竟於杜念莎有恩,而藏象宗又非持有辰陽劍山那般徹底的萬物利我之道。若貿然加害,恩將仇報,於自己道心有違。這是可留之三。



    反覆對比,留與不留,關鍵在於歸無咎自己的態度。



    若是自己有了怨懟之心,必然被害。



    歸無咎的回答滴水不漏。



    若是一味地表現出寬宏大量、全不計較,未免虛偽,未必能瞞過杜明倫的火眼金睛。



    而歸無咎之言,恰恰絕口不提藏象宗,只言有負越衡宗“元玉精斛”的重注、寧真君的恩情云云。這番言語,似乎對藏象宗未守信諾暗藏一絲怨言,但本質上又是天然以越衡弟子自居,關切之意溢於言表。



    而越衡宗與藏象宗,說來說去乃是同一陣線的。



    這種心態,乃是以歸無咎真實情感移花接木,完全合乎情理,抓不出絲毫破綻。



    隨後再提出符凝錦和阮文琴的消息,無形中對藏象宗現在的計劃施加了壓力,增加自己的分量。



    尤其是阮文琴一節,歸無咎並不不敢百分之百確信此人就是“元元”所提的第二人,目前處於幽寰宗視野之外,但這是必須向杜明倫告知的。



    萬一自己所料有誤,幽寰宗其實知曉此事,而歸無咎明明在天懸大道上見過此人題字的,卻絕口不提,豈非樂見藏象、越衡之敗?



    歸無咎心中暗道:“果真有成道的那一日,再將曾經因果,一一了斷!”



    ps:感謝書友790、220、639、故劍如昔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