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 作品

第七十三章 三法連環 風花雪月

    御孤乘卻將此法取來,作為“一劍破萬法”的匹配手段。

    如有深明劍理者知曉此事,定會疑惑,這兩者之間,似乎並沒有什麼好配合。

    若打的是先用“殤拳”將對手換傷,再使出“一劍破萬法”制敵的主意,那也是決然不成的。

    誠然劍道之所主,在精神之精純唯一,御使飛劍,只消神魂法力圓滿,並不需要動用肉身之力。但是道法煉到極處,三寶合一。“殤拳”固然只是鬥力之術,但你若用“殤拳”之法和敵手拼成兩敗俱傷,不止是肉身有損,自身精神法力,同樣要打了折扣。下一步動用飛劍,同樣要受到影響。

    以打了折扣的飛劍,迎擊對手已遭傷損的肉身,未見得便宜。

    此時,便輪到第三種法術出場了——

    “巫道十二法”之一的“三分歸隅”之術。

    巫道中的高明手段,極為兇險。修煉不當,一不留神便是屍骨無存的下場。但是修煉此術之後,縱然遭逢雷劫天降,將你劈得神魂一絲不存,但是卻也有可能留下一具完整的肉身來;反之亦然,神魂保留而肉身不存的情形,同樣不少。

    此法成立之初本在於兩大用途:一是講究奉獻己身,在自身面臨絕險關口之時,縱然身隕,也會為後人留下一絲遺澤;二來對於某些道術專精之士,神魂或肉身之一不可受一絲傷損,便得以此法將風險轉嫁它處。

    此術之缺陷亦十分明顯。若是本身三寶一齊受傷,一個月便能恢復的傷勢,以“三分歸隅”之術將其侷限於一處,卻不免傷勢大大加重,甚至需要三個月乃至半年方能恢復。

    但是到了御孤乘手中,“三分歸隅法”、“殤拳”、“一劍破萬法”,三者之間卻由此構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先動用“殤拳”以傷換傷。

    敵手一旦受傷,遍及全體;而我之受傷,卻可以“三分歸隅法”侷限於肉身,無礙乎神意飽滿,御使飛劍之術。

    接下來我之“一劍破萬法”依舊是完美一擊,而敵手無論以神通應對,還是以拳力硬拼,皆要大打折扣。

    半個時辰將至。

    御孤乘神完氣足,已然準備就緒。只待那空間凹陷一旦消失,便是他“殤拳”雷霆一擊。

    此時歸無咎習得神通完成,自定中醒來。

    凝視著御孤乘身後異相,歸無咎目光中忽然露出一絲詫異。

    就在“退步均衡”即將消散、御孤乘拳術張弓滿弦、作勢愈發的一瞬間——

    歸無咎忽地出言道:“如果所料不錯,你這門神通不全,似乎……還差了九十一個字。”

    饒是御孤乘心志早已修煉得堅凝如鐵,聽聞這一句話,腦海之中依舊微微一恍惚。

    就在這一瞬間,歸無咎、秦夢霖同時動了。

    清風徐來,月華盈盈,清泉噴湧,銀魚飛躍。四相依次呈現,卻有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端的生動已極。

    秦夢霖“清意明心”神通的風月二象,神韻一如往昔。而歸無咎的清泉銀魚之象,卻與先前略與不同。

    那泉水不止是一道汩汩流泉,反而不住地向天噴湧,宛若冰花盛放;而那擬象小劍的細小銀魚,此時其大小竟又縮水了許多,不過指甲大小。翻騰之餘,倒更像是點點飛雪。

    清意明心與履塵併力,取此四象,這一劍的名稱自然便有了——

    風花雪月。

    雖然這名字略顯旖旎,大異於從前之淡泊質直,但依舊是應景合情的不二之選。

    論威力,歸無咎深信,其必在兩卷《空蘊散神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