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 作品

第765章 大道殊途 外象之宅

    雖然符合條件的依舊是極少數;但是較之原先的苛刻要求,卻不知道寬鬆了多少。



    短短三個紀元,這一脈道傳便一舉成就了六七位位居道境之上、踏步幽玄之間的人物。



    面對如此情形,其餘走上第二條道路的仙魔大宗,儘可隨時點化,將門人所持重寶化為類似於“本命法寶”的路數。雖然由於基礎較差,蘊養稍欠,較之那一脈仙門依舊遜色一些;但說到底差別不大。



    而武道一脈,卻由此受到極大衝擊。根植於下的萬法諸界,由是氣運削減,漸顯頹勢。尤其是祖域一地,幾乎衰微斷絕。



    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因為道途中一步踏出,沒有回頭路可走。



    因為武道中已成道境的巨擘,人人落子無悔。心印如劍,所向無前。若是改弦易轍,那必然會導致道心崩壞,修行之路,也就到此為止。唯有尚未成道之人,在武道的道統之內,在尚處萌芽階段的低階修行中,獨立將屬於武道的“第二條道路”開闢出來,方能解此困局。



    若是指望武道中上境巨擘傳授秘法於下,此自欺欺人之舉,同樣是不可行。



    唯有底層的武道界域之中,自己孕育嬗變,萌生出一粒種子;武道中上境大能,或能略微施展手段,助其養成。



    此事實在甚為艱難。



    因為武道的入門步驟,講究的是散煉全身,無有差等;並無仙門中丹嬰之變。要想誕生出“本命法寶”這一重理念,幾乎是緣木求魚;所堪依傍勾連的,或許唯有武魂之象。武道中六脈武魂,包羅萬有,效用性狀各有不同,不若丹嬰之混同歸一,這又是一絕大的難點。



    “真幻間”匯通無量武道下域,意在合萬界英傑之力,破解此局。



    一十二方界域,一十二位真靈,其實便是立境大能所創造的一十二件“外象之精”雛形。



    由此,冀望於功行到了甚深境界、能夠喚醒真靈的人物。在彼此的鬥法之中,會漸漸探索出“欲合內外,必假之於物”的這一條路。



    日曜武君與真靈間鬥法路數的截然不同,正是由此而來。



    一者是武道中最元始的“本身道”;一種是借法擬象於外物的“外道”,更類似於仙家手段。



    其實此事實在有些強人所難了。



    就算是以歸無咎的天資,若他是一位純正的武道修士,並不曾直接借鑑了仙門中煉製“本命法寶”的知見,那麼他與秦秦的切磋,至多隻能摸索出一個模糊的“調和內外”的概念而已。思維跳躍到通過蘊養寶物合證大道,只怕無論如何也難以做到。



    但是武道中的上境大能,至多也就到此為止,卻決不能給與再多的提示。



    若有後來人將“本命法寶”修煉到極高的層次,以至於能夠成為這十二件“外象之精”雛形的容器,便有了擊敗驚幻這位使者的資格;擊敗此人,便會冥冥中打破一道關口,為武道迎來新的紀元。



    就常理而言,從“立法”到“功成”,顯然非是一代人所能完成。所以在驚幻口中,方有“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之說。



    一刻鐘之後。歸無咎氣息一攏,光華散盡,種種異象也同時消散。



    將全珠收納入身軀後,好似一切回到了從前;只是,多出一種與驚幻相近的韻味。



    歸無咎笑言道:“看來在下運氣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