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喵教主 作品

第104章 國與國之間的金融貿易

    那麼問題就來了。

    定居在陝甘,尤其是甘肅大部分地區的回部,主管著驛站,這部人是信佛教和薩滿,景教的回部,而從西方過來做買賣的回部,多是天方回商。

    元朝時候,就有回商和回官,發現陝甘等地驛站的驛卒,殺羊不天方,多有投訴,還屢次和驛站衝突,更過分的是,他們不吃山羊,只吃北羊。

    北羊,也就是綿羊,因山羊味大。

    此事被忽必烈知曉,忽必烈大怒,專門下了一道命令,往後西域天方回官商部,就地而食不可挑剔,若是有搞事情的,捉了打殺。

    但是這樣,也導致了有一些地方,天方商人減少了許多……

    如今這兩年,隨著大明的商路重開,察合臺汗國又被瘸狼帖木兒打壓的緊,許多察合臺汗國的回商攜帶金銀,來到大明做生意,定居在西安的十分多,他們就住在天方寺附近,漸漸聚集起來,裡通外合,和察合臺汗國多有私通。

    朱標和朱雄英,還在南京的時候,這部回商,就足有上萬人了。

    如今他們在此地居住久了,繁衍生息,渾然沒把自己當外人,鄭和來報,說西安有一大幫回商,開始搞起了兌換外幣的買賣,公然薅大明皇家銀行的羊毛,而且數額過於巨大。

    怎麼說呢,簡單點來講。

    天方回商,將自己做買賣賺的大明寶鈔,全部兌換成金銀,然後把金銀帶回察合臺汗國,撒馬爾罕等地。

    再從那邊進胡椒,地毯,酒類,小麥等,過來賣,換成大明寶鈔。

    然後再如此反覆……

    短短兩年,西安的貴重金屬,尤其是金子,各大有大明皇家銀行的官驛,黃金被兌換後流失國外的概率達到了黃金三萬餘兩。

    這是什麼概念……

    前世那個時空,朱元璋冊封高麗為朝鮮,定朝鮮為永不征討之國後,朝鮮每年也不過進獻黃金五十兩,後來因為朝鮮太窮給不起,就換成其他的,如藥材,海豹皮,俵物,幹海帶這類。

    朱雄英聽得鬼火冒。

    好傢伙,大明全國上下都在節衣縮食,這幫回商居然開始薅起大明皇家銀行的羊毛了!

    之前,建設大明皇家銀行時,就考慮到可能會有人惡意擠兌,因此當時針對江南地區的富豪大商人,錦衣衛都是上門推銷,各種半買半賣國債,還“請”他們將家中錢窖裡的金銀存到銀行做定期存款。

    可是千算萬算,還是沒算到,西安的回商這麼精明,已經卷了大明這麼多黃金了。

    鄭和又說幾句,朱雄英聽的更氣,除了天方回商,還有一些是信一色列教的綠眼回回,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全都來自於西方,而且都很有錢,從西方帶來大量貨物,都是暢銷的,最緊俏的莫過於胡椒,壓根不愁賣,賣完後,又將寶鈔兌換成金子,悉數帶回西方。

    “我想起來了,元仁宗的時候,有個太師就說過這事兒,大元的寶鈔貶值,也跟商路過於發達有關,西方的碧眼回回,天方回回,貪婪成性,將大元的金銀給兌空了。”

    “沒想到,這幫人死性不改,又開始吸咱大明的血!”

    朱標寬潤臉上罕見的露出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