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四百一十二、文化衝突

    先皇的愛妻和寵臣走到一起,也十分恩愛。

    對內,蕭太后有政治手腕,對外,韓德讓力行改革,遼國國力空前絕後。

    也正是這時候,宋朝得知韓德讓跟蕭太后的關係,覺得這簡直就是穢亂宮廷,綱常紊亂,正是攻破收復失地大好時機!

    立即出兵,然後一敗塗地,損失慘重。

    這時,中原與外族的理念衝突就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遼國人看來,蕭太后守寡,給自己找個新丈夫並沒什麼,完全可以理解,合情合理。遼國還有哥哥死後嫂子嫁給弟弟的習俗。

    蕭太后生需求也好,還是為穩固國家也好,這在遼國都是為人們認同的,且韓德讓還是大能人。

    可在中原王朝北宋看來,這就是綱常紊亂,禮崩樂壞,是要亡國的前兆,所以出兵。

    這就是思想理念的衝突。

    如今這也發生在完顏盈歌和劉旭身上。

    在完顏盈歌看來,她崇拜劉旭,仰慕他的才華,就該傾訴自己愛慕可在劉旭看來,簡直不可理喻,倫理崩壞,愧對金國皇帝。

    李星洲嘆口氣,無奈道:“這事你還是忘了吧,我也沒辦法。”

    這是文化的差異,完顏盈歌可能永遠也不會明白。

    何況千年之後還是如此,像某八十多著名科學家娶三十左右的妻子,被口伐筆誅,恨不能把人罵死,可說到底,這對雙方都是自己的選擇,是**,是私事,與外人何干。

    在其它文化圈,就沒有這麼大波瀾。

    這些事是必然的,文化的交流總是在衝突中慢慢求同存異,過程十分艱難。

    可這也是必然的趨勢,特別在他嚮往的未來中,所以如何處置文化的衝突也必須早有預想

    李星洲只能贈與他們一行禮物,然後送他們出城,因為他是鴻臚寺卿。

    走到南門外,李星洲對神情低落的完顏盈歌道:“你回去告訴劉旭,他既然拒絕了,這次一別,以後要是不幸戰場相見,我不會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