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四百一十七、王府的研究經費 +雙方的準備

    但過度的偏科也註定他無法保護自己的財富,成為四方覬覦的沃土。

    西夏打它的主意,遼國打它的主意,金國打它主意,蒙古也打它主意......

    景國比宋稍微好點的是沒有那麼偏科,武功更強一些,和它一樣商貿發達,但卻沒有宋那麼文明。

    為什麼說宋文明,最簡單的來說,宋朝疆域唐朝四分之一左右,人口七分之一左右,但唐每年取士只有五十人左右。

    宋朝呢?它文明在哪。

    兩宋平均每年取士接近四百人,十年就是四千人左右,其中46.1%的官員出自寒門!而且很多人身居高位。

    宋朝之前,商人、工匠是不能參加科舉的。

    但宋朝是真正的英雄不問出生,只要你是個清白人家的子弟,都可以參加科舉,就算你家是工匠,是商人都可以,科舉制度可以說是蓬勃發展,貧寒子弟也能一展所長!

    這是個可怕的數據,肯定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原來你是這樣的宋朝?不只是之前的朝代做不到,就算之後直到共和國成立前的朝代也沒能做到。

    這就是宋朝為什麼文明,宋朝為什麼不以言罪人。

    李星洲也想在景國打造像宋朝那樣的上升途徑,同時平衡文武,讓寒門子弟都有機會,讓商人、工匠也能為自己辯護。

    像當初丁毅的叛亂,他身為商人朝廷想拿他怎麼樣就怎麼樣,忍無可忍,他叛亂的出發點並沒有錯,為何導致這種情況?說白了,商人不許科舉,商人無法進入政治,就無人為商人說話。

    他們想要自保,只能依附討好高官求保護,商業發展就會畸形而停滯不前。

    但做了他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與天下世家大族為敵,不是能隨意亂來的事。

    李星洲搖搖頭,這些都太遠,眼下要一步一步來,修路,對付西夏,才是頭等大事。

    修路要等,等今年南方把戰打完,所以當下能做的就是想辦法對付西夏了......

    .......

    御花園裡,皇帝和康親王對飲。

    康親王豪飲一杯,“哈哈,這平南王府的果酒清爽可口,還不那麼罪人,像我這樣的老人喝著實在舒服。”

    皇上微微一笑,“愛喝到時候帶回去,星洲那孩子送來的,說這酒適合朕,不過依朕看來,太過平淡,缺火候。”

    “是是是,皇上的酒量嗎,這小酒當然不夠看。”康親王滿臉笑意,說著自顧自又要去倒酒。

    “你說太子如何?”皇上突然問。

    康親王一愣,手裡的酒壺差點滑落,連忙抓緊。

    “說話。”見他半天不說,自己倒酒喝,皇上催促道。

    “這個.......太子溫良恭儉讓,勤學刻苦,恭敬謙虛,溫文儒雅......”

    “朕不是讓你說那些虛的。”皇上拍拍桌子。

    康親王一臉為難:“皇兄......你,你也知道我久居外地,就好遊山玩水,哪裡知道京城的事,何況是.....是太子呢。”

    皇上盯著他,見他神色無奈又害怕,不像說話,終是擺擺手:“罷了,你不知道也正常。”

    說著皇上湊過來,小聲對康親王道:“實話跟你說,朕之前去了江州,見那裡有座凸碧山莊,曾也是為迎天子而建,很不錯。

    朕是想.......讓太子到那去反省反省。”

    康親王瞪大眼睛,一臉驚色毫不掩飾:“皇上,這是要......這是要!太.......太,太子怎麼能離京呢!還是.......”

    皇上擺手打斷他:“意思你肯定懂了,但不要外傳。”

    康親王連忙點頭:“臣弟保證不會!死也不會!”

    “一個冢道虞還引來這麼大風波,何況是太子。”皇上道:“現在可不能亂,先讓他們看看,多少讓大家有些準備,明白嗎。”

    康親王連忙點頭。

    皇上招招手,讓他湊過頭來,小聲道:“但做準備的不只是太子,還有平南王,這事朕不少說,你代朕去,要說明白了,但不能太過,明白嗎。”

    “明白......”康親也小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