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八百三十四、保護參林+李星洲的好辦法

    .......

    五月中旬,東面的事情來了風聲,吳家家主就是再蠢也聽出點風聲了。

    又一天晚上,李星洲在自己院子裡調戲耶律雅裡,遠遠看到遠處正院那邊燈火明亮,人影往來頗多,不過隔得太遠,他看不清。

    李星洲派手下軍士去打探一下,才知道是成都府各家大族來拜會。

    頓時也猜到他們是怕了,是時候該他出場了。

    四川人打仗就是幻神,有時候慫的別人進軍速度還沒他們投降速度快,比如大名鼎鼎的“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有時候有猛得跟戰神一樣,比如抗戰時期,抗美援朝。

    其實細細總結,都給四川人性格有關,而一個地域的文化,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地理因素決定的,這種觀點叫“地理決定論”。這個觀點李星洲大部分是贊同的。

    因為其實從直至今,因為眾多歷史原因,純正的四川人是非常少的,但只要進了天府之國,慢慢的全被同化了。

    所以和四川人的事,有兩點必須注意,其一千萬不能威脅他們的家鄉,其二不能逼到牆角去,要留餘地,給退路。

    所以第二天,李星洲就讓人在自己的院子裡備下酒宴,邀請吳正清過來赴宴,他準備給蜀中的大族喂點定心丸,給他們留餘地。

    不久,吳正清就匆匆來了,不過臉色不再像以往那樣一見他就笑臉,笑依舊笑,只是有些勉強了。

    落座之後,他有些拘束,欲言又止。

    李星洲先與他喝了兩杯,雖兩人差了一輩,一個年輕人和一個老年人,可看起來卻是年輕人愜意,老年人拘謹。

    “我看今日表叔心神不寧,似有心事,是聽到東面的消息麼?”他率先開口。

    吳正清張張嘴,支支吾吾,終是點點頭,“殿下.......也有意在蜀中行此新政麼?”

    李星洲隨即開口:“那表叔知道我此行為何來蜀中麼?”他避而不答,先發問。

    吳正清搖頭。

    他便開始胡扯了,“既然今日表叔在這,我就把話說開了,畢竟肯定不只你一人想知道個口風,蜀中許多人也想知道罷。”

    話說到這,吳正清更是難以對打,只能硬著頭皮道,“請殿下賜教。”

    “嗯,我來蜀中就是想告訴世人,也告訴表叔你們,吾也有蜀中之血,也算蜀中之人,就是怕你們聽到東面消息,過於不安懼怕,所以才來穩定人心,安撫你們的情緒。

    東面乃是落後之地,所以可以施行新政,穩定民心,可蜀中是什麼地方?是天府之國,是國之腹地,我景國三分之一賦稅來自蜀中,朝廷焉能不分輕重,自行禍亂國家?

    若蜀中動盪,則天下動盪,蜀中不安則天下無寧日,表叔懂我意思麼。”

    話說到這,吳正清鬆了口氣,連連點頭:“殿下深明大義,為民著想,我都明白了。”

    “嗯.....”李星洲點點頭,心裡卻想,讓我開口安撫,也是要要代價的,不然我這個皇太孫豈不是太沒分量了。

    “不過,既然叔父話已至此,吾覺得蜀中也要做點事,不然東面的人在看,天下人也在看,會說朝廷不公,不周到。”

    話鋒一轉,吳正清心裡一跳,可無法反駁,話是他開的頭,皇太孫安撫了,也保證了,是時候到他們妥協了.......

    “那殿下的意思是.......”大小心翼翼的問。

    李星洲笑起來:“無他,東面各豪門大族都分利於民,紛紛心甘情願施行新政,蜀中作為王朝腹地,天府之國,天下人都看著呢。

    我們雖是一家人,可太護短不成,容易留下話柄,讓天下人譏諷皇家,所以我看蜀中不行新政,但也要做做樣子。

    這樣吧,表叔你牽頭,以為的名義聯絡蜀中所有手中田畝超過五千得畝的家族,讓大家共同擔任大義,每家都按家中多少,按比例拿出一小部分,送給無田地的百姓,做個表率,這樣天下人也不會說蜀中閒話了。

    表叔覺得我這法子好不好?”李星洲笑眯眯的問。

    “好,好好好!”吳正清連連點頭,笑得又難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