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八百三十五、回京+新炮艦計劃

    因為夏國的所有重要城市,幾乎都在大河邊上。

    李星洲預計還需一兩年,這要看王府的效率了。

    .....

    高麗那邊端午節的時候又送了兩百名漂亮的高麗婢過來,皇上都賞賜給他,李星洲沒留著,家裡已經夠幽怨的了,他已經開始泡枸杞了,所以都賞賜給有功的將士了。

    大理,吐蕃諸國,夏國也頻頻送禮。

    不過現在金國的日子就難過了,蒙古國十萬大軍壓境,在烏沙堡一帶猛攻猛打。金國多次向朝廷求援,朝廷也徵求了留守北方的楊洪昭意見。

    楊洪昭認為金國雖被景國打得孱弱,暫時還受得住,以為烏沙堡方向的堡壘群十分堅固,且蒙古人不擅攻堅城,可以讓他們自相殘殺,暫不增援。

    若到萬不得已金國實在頂不住時,大軍可乘機北上,先蒙古人一步奪取上京,守不住也可以劫掠一番。

    當然,楊洪昭說得比較文雅,說是“以戰養兵”,但其實大家都明白什麼意思,就和兵法中最推薦的補給方式“就地取糧”一樣,雖然聽起來沒什麼,操作起來其實就是燒殺搶掠。

    其實從《孫子兵法》開始就說得明明白白,最推薦的的補給方式就是就地解決,只有在大規模用兵時,搶的實在不夠補給軍隊才會設長長的後勤補給線。

    古代打仗就是這麼殘酷無情,所以百姓都說賊過如梳,兵過如篦。

    大多數兵,無論是哪國的,基本就是有組織的燒殺搶掠,可比零星的賊匪可怕多了。

    朝廷沒有立即答覆楊洪昭,而是一直等到他回來,皇上召他去商議,李星洲覺得楊洪昭的提議非常不錯。

    李星洲也相信金國還能堅守,不會被輕鬆滅掉。

    即便蒙古崛起,此時東面的國家和西面國家不同。

    西面的國家和部落,蒙古每次西征都能滅幾個十幾個,只用短短几年時間,但在東部戰場,幾個主要國家都是十分堅挺的。

    蒙古滅西夏用了22年,滅金國用了23年,而和南宋則整整打了44年,還戰死了一任大汗。

    所以李星洲有理由相信,金國即便要被蒙古滅,也不可能會短時內就被拿下,西面有劉旭,蒲察翼,東面還有完顏宗弼,完顏盈歌,有得打。

    不過為了給金國堅守希望,牽制消耗蒙古人,李星洲出主意,讓楊洪昭告知金國,景國當下國內有事,騰不出手,讓他們再堅持一年,等到明年會對他們伸出援手。

    這是給他們一個固守待援的希望,這裡面可有得是文字陷阱。

    說明年支援他們,他們大概率會一廂情願以為明年開春,可其實就算明年冬天支援也是支援。

    再者李星洲只說支援,沒說什麼支援,到時候給他們送點糧食,軍用物資也是支援啊。

    此舉旨在穩定金國軍心,讓他們好好和蒙古人打。

    東面有金國屏障,西面有夏國為屏障,都在和蒙古人廝殺,他就可以安心搞新炮艦了。

    ......

    六月下旬,李星洲在王府後山騰出一處新廠房,調集一連士兵把守。

    召集王府的秋兒、趙四、鐵牛、關仲、祝融等二十多名厲害工匠,召集軍中狄至、劉季、嚴申、參林等十幾名高級將領,成立一個臨時辦事處。

    李星洲為其命名為“新戰艦計劃臨時辦公室”,給予在場所有人臨時進出這裡。參與討論的權力,並要求整個項目以趙四牽頭秋兒作為副手,狄至、劉季為軍方代表。

    整個計劃期間軍方提出意見,工匠負責實現,雙方可就有分歧地方展開討論,要在年底之前,拿出一個雙方都同意的方案來。

    並在年前或者年後開始建造,這次的戰艦與之前大船不同,定為就是炮艦,要求首先就是火力和機動性。

    至於其他暫不考慮。

    從成立之後,這個後山的辦公室就熱火朝天起來,因為李星洲每天不起開元府,就到這來坐鎮,十個人都看得出他對這事的重視到何等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