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長 作品

0165 聘禮


 李世民又巴拉了幾口飯,說道:“去問問他在做什麼,再讓他好生思考那幾個問題,過幾日我要考他。”


 任封沒敢問是什麼問題,只是道:“喏,待聖人用完膳奴婢就過去給殿下請安。”


 李世民沒有再說什麼,幾口把飯菜吃完,快子一丟道:“去吧。”


 等任封離開,他就繼續琢磨起這些問題,為此原定於下午接見的幾個外臣也都推遲了。


 但他的收穫也很大,對未來的施政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不過他並沒有著急去實施,一切都要等到打高句麗之後。


 還是那句話,太子造反對他的威信打擊太大,這個時候貿然革新很可能會給某些野心份子可乘之機。


 等打完高句麗,哪怕不能滅國,只是要能取得大勝都能挽回不少顏面。


 到那個時候再考慮該如何著手才是最穩妥的。


 而且革新不是簡單的事情,怎麼可能一下午就作出決定。


 要思考的東西還有很多,後續還要和心腹進行一輪又一輪的討論。


 總之很複雜就是了。


 其實他心中還有一些擔憂,那就是他的身體。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不是陳景恪出現,他都開始準備著手給李治鋪路了。


 可他病的太久又中了丹毒,陳景恪能給他續命多久還是未知。


 這讓他對於革新更加的慎重。


 怕就怕革新途中他人不在了,年輕的李治無法掌控局勢,導致天下大亂。


 “陳景恪啊陳景恪,你要是早出現十年……不,哪怕是五年該多好啊。”李世民心中暗自嘆息。


 然後他臉上浮出猙獰之色:“滎陽鄭氏的分支是嗎,呵呵……我會讓你們知道這個天下到底姓什麼。”


 ……


 時間流逝,大唐這臺機器開始圍繞征討高句麗快速運轉起來。


 李世民先是命營州都督張儉等統帥幽州、營州的兵馬,以及契丹、靺鞨、奚等部附從軍。


 對遼東進行試探性攻擊,以瞭解高句麗的兵力部署情況。


 命太常卿韋挺、戶部侍郎崔仁師為饋運使,通過大運河向幽州運送軍需糧草。


 又命太僕卿蕭銳,也就是李世民長女襄城公主的駙馬,押送從嶺南採購的糧食走海路去遼東。


 不過這些和陳景恪就沒啥關係了,甚至他連軍醫署的事情都很少過問了。


 制度一旦形成,只要原則上沒有大問題,大家照著去做就可以了,改來改去反而會出問題。


 不過他倒也不是沒有一點事情做,趁著去遼東的前幾天,他準備把硝酸甘油做出來。


 不是他想冒險,而是馬周的無痛心絞痛又發作了兩次。


 事實證明在沒有胰島素的情況下,想有效控制住高血糖很難。


 陳景恪的治療也只是讓馬周的病情有所緩解,遠談不上什麼有效控制。


 當然,這和他的病過於嚴重有關係。


 陳景恪能做的也就是讓他的日子好過一點,儘可能多的延長他幾年壽命。


 李世民徵高在即,馬周作為留守輔左太子的宰相,是絕對不能出問題的。


 所以陳景恪才決定稍微冒險,製作一點硝酸甘油給他備著,萬一再發作了也能爭取到施救時間。


 作為一個理科生,尤其是醫學生,他自然會做硝酸甘油,前世就在實驗室製作過。


 然而現在不是前世。


 前世實驗室裡有硝酸和甘油,直接反應就可以了。


 現在他什麼都沒有,一切都必須要自己純手工打造,甚至連原材料都要自己尋找。


 他第一個要做的不是硝酸也不是甘油而是玻璃。


 玻璃容器才是最常見的保存強酸的器具。


 它具有很好的化學穩定性,一般不與化學試劑發生化學反應,具有耐酸、耐鹼,玻璃還耐高溫的特性。


 塑性能力強,可製成各類我們所需要的形狀的化學儀器、或製成玻璃管等。


 玻璃還透明,製成的各類儀器,便於實驗中觀察。


 因為以上種種原因,玻璃成為了最好的實驗器皿材質。


 玻璃好造,石英石高溫融化就是玻璃液,但高品質的玻璃沒那麼好造。


 首先古代的爐溫很難到達高品質玻璃的需求,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紀也會添加燒鹼降低材料的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