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長 作品

0175 遼東4


 這時李道宗則說道:“高句麗總共有四十萬兵力,算上前面被消滅的,這十五萬人已經是最後的主力。”


 “現他們傾巢而出救援安市城,後方必然空虛,不若給臣五千騎兵繞過安市城直擊平壤。”


 “若能給臣得了手,那高句麗唾手可定。就算臣不能得手,也可以擾亂他們的後方……”


 長孫無忌卻搖頭道:“此計太過兇險,若戰事不順敵人切斷後勤補給,就麻煩了。”


 李道宗說道:“若戰事不順,我可以順勢和鄖國公合兵一處,從他那裡獲得補給。”


 李世民有些意動,這個方法確實很實用。


 然而以長孫無忌為首的眾人依然堅持認為不可,在他們看來安安穩穩的打下安市城,順勢席捲高句麗不是比什麼都強嗎?


 何必要冒險?


 李世民也有些猶豫了,最終暫時擱置了這個建議。


 此事傳到陳景恪耳朵裡,他嘆道:“天策大將軍可以兵行險著,貞觀聖人不行啊。”


 李世民聽聞此言沉默不語。


 事實上陳景恪其實是支持李道宗的建議的,這支奇兵能成功最好。


 就算不成功也可以和張亮匯合,從海上獲得補給,乃至從海上撤走。


 可是長孫無忌卻一力反對,他背後的派系自然也選擇了支持他。


 要問他反對的原因,陳景恪私下揣測,是不想讓李道宗立下這個功勳。


 是的,長孫無忌和李道宗的關係並不好,甚至和契必何力等人的關係也不好。


 這一點在前世歷史上就寫了,李治繼位後長孫無忌大權獨攬。


 然後他用一場莫須有的造反把契必何力給殺了,李道宗也被流放最後抑鬱而終。


 對此陳景恪也毫無辦法。


 當前情況下,李世民最信任的就是長孫無忌,這是人家幾十年結下來的情意。


 還有個原因就是李治,這個太子需要親舅舅來輔助。


 所以現在的朝堂很詭異,房玄齡是百官之首,長孫無忌是個掛名的三公。


 明面上房玄齡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實際上長孫無忌才是真正說話算話的那一個。


 這一切的原因皆源自於皇帝的私心。


 是個人都會有私心,皇帝有,大臣也會有。


 只是陳景恪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長孫無忌竟然會在這種時候,以私廢公。


 看來以後要提防著點這個老狐狸啊,免得哪天被他給賣了。


 第二天,李世民先是派阿史那社爾率一千餘突厥騎兵,迎戰高延壽的先鋒軍。


 打了沒幾個回合阿史那社爾羊裝不敵,引兵撤走。


 高延壽大笑道:“我早就說過,李世民年輕的時候打仗確實厲害,但現在他老了,此戰我必勝之。”


 然後不顧手下勸告,率軍來到安市城東南八里處,依山安營紮寨。


 李世民裝作無奈的樣子,遣使去安撫高延壽。


 說什麼淵蓋蘇文弒君造反,大唐是來為高建武報仇的,你也是高氏一脈為何要助紂為虐?


 高延壽更加得意,對左右說道:“看來李世民是真的老了,換成十年前他早就打過來了,何用如此安撫於我。”


 於是他整個人都鬆懈了下來,連應有的警惕心都下降了。


 夜間,李世民命李勣領步騎一萬五千人於西嶺列陣。


 命長孫無忌領精兵一萬一千人為奇兵,自北山出狹谷,攻延壽側後。


 他自己則領步騎四千,隱蔽於北山上,並告諸軍聞鼓角聲即齊出奮擊。


 次日,長孫無忌軍開始行動,李世民命鼓角齊鳴,諸軍隨即並進。


 高延壽大驚,昨日你不還好言好語的嗎?怎麼今天就突然翻臉了?


 但此時已經不容他多想,要趕緊應對才是。


 他想分兵抵抗,但很快就發現大軍陣勢已亂,根本就無法實現有效的指揮。


 天公不作美的是,恰在此時電閃雷鳴一場大雨眼看就要降下。


 在一側觀戰的陳景恪馬上對身邊的人道:“去讓傷兵營燒薑湯,待戰後供大軍飲用。”


 等人走了,他就繼續觀看起來。


 其實這場仗打到現在已經沒有什麼懸念可言,高延壽表現的不如一個初學者,十五萬大軍亂作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