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長 作品

0210 帝國財政

要麼就是馬周、尉遲恭這樣,沒有什麼複雜派系關係的人。

陳景恪心中這樣想著,面上卻正色道:

“所以你並沒有不孝呀,只是做了正常人都會做的事情。”

“聖人將琉璃館交給你打理,其實也是出於這個目的。”

李明達的表情好轉了許多,其實她自己心中也明白這個道理,只是想獲得其它人的認可而已。

陳景恪繼續說道:“如果你真覺得對不起聖人,那就好好的把琉璃館打理好。”

“要知道它可關係著大唐的未來,聖人的許多謀劃都要依賴於它提供的金錢支持。”

得到心愛人的肯定,李明達徹底釋然,聽到最後這句話失笑道:

“琉璃館確實很重要,可哪有你說的這般重要。”

“治理國家靠的是君明臣賢,可不是這銅臭之物。”

陳景恪嚴肅的道:“如果你抱著這種想法,那我建議你最好不要接管琉璃館。”

見他如此嚴肅,李明達也很是驚訝,問道:“真的這般重要?”

陳景恪鄭重的點頭道:“琉璃或許不重要,可它代表的金錢非常重要,可以說關係著國家的生死存亡。”

李明達眉頭微微蹙起,道:“可是這和先生說的不一樣呀……和耶耶說的也不一樣。”

陳景恪嘆道:“先生是不是告訴你只要君明臣賢,只要天子勤政愛民,只要與民修養生息……就可以天下太平?”

李明達點點頭,道:“是呀,難道不是如此嗎?”

陳景恪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你覺得漢武帝是個什麼樣的人?”

李明達想了一下說道:“耶耶說漢武帝打敗匈奴開疆拓土,乃世之雄主。然其橫徵暴斂、不恤百姓,乃殘暴之君。”

對這個答桉陳景恪並不意外,這也是古代對漢武帝最常見的評價。

漢武帝的問題還不只是這些,比如用搜刮來的民財大興土木,為了求仙問道連嫡公主都能嫁給方士。

可以說,如果單把這些行為拎出來,漢武帝和亡國暴君沒有任何區別。

而作為有為之君,李世民對漢武帝的軍功是認可的,對他的治國能力和人品是相當瞧不上。

這在歷史上有明文記載。

李明達的話,從側面印證了這個記載是真的。

“可是漢朝亡在漢武帝手裡了嗎?”

李明達搖搖頭,誰都知道漢朝不但沒有亡在漢武帝手裡,反而在他手裡變成了歷史上那個‘強漢’。

隨即她又不服氣的道:“可是漢武帝晚年也下了輪臺罪己詔呀。”

陳景恪道:“輪臺罪己詔到底是不是罪己詔且不去說,就說漢武帝為什麼要下達這樣的詔書?”

李明達接話道:“因為他窮兵黷武,致使天下民不聊生……”

陳景恪打斷她說道:“老生常談,漢武帝下這個詔書的真正原因是沒錢了。”

“經過他一次又一次折騰,漢朝的國庫空的已經能餓死老鼠了。”

“咯咯……”見他說的有趣,李明達忍不住輕笑起來。

“這個時候如果繼續在西域用兵,就必須加大對百姓的壓榨。”

“可是民間經過他數十年的壓榨也已經山窮水盡,再也榨不出油水來了。”

“強行發動這場戰爭,能不能打贏且不去說,國內百姓很可能就先起來造反了。”

“所以他才不得不下達了這封詔書,從此漢朝的國政從激進擴張,變成了有序發展。”

“試想一下,如果漢武帝手中有琉璃館,他會下達這封詔書嗎?”

李明達下意識的搖了搖頭,然後才反應過來,醫師這一番和先生截然不同的說辭,竟然如此的有道理。

陳景恪停了一會兒,等她消化的差不多了才繼續說道:

“再說隋煬帝,如果他手中有琉璃館,相信很多東西都會不一樣。”

李明達眉頭微蹙,她感覺這話有問題,可一時間又想不起該如何反駁。

陳景恪繼續說道:“財政始終貫穿著所有的朝代,左右著一家乃至一國的興亡。”

“百姓需要錢吃飯,國家需要錢給官員發俸祿,給士兵發軍餉,需要錢來修築馳道、修繕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