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幾春秋 作品

第160章 此戟無名




    弘忍鄭重點頭,嘆道:“不愧是醫聖所看重的奇人……”



    言語間,弘忍上前擦拭武器架的底座,露出表面塵封已久的文字:“請看東海王所留文字。”



    梁蕭三人靠近一看,上面刻著一堆文字。



    【吾戎馬一生,大戰二十二,小戰二百二,未嘗一敗。然年近五十,方知天命。】



    【吾之武藝冠絕當世,一劍一戟,睥睨天下,卻未曾貫徹“武”字真諦。】



    【何為武?止戈為武。】



    【吾之鐵騎開疆拓土,然而所過之處民不聊生,更有屠城二十,遺禍無窮,吾心難安,自知他日必遭橫禍,只恨未能治國贖罪。】



    【此戟無名,削鐵如泥,就此封存於菩提寺,洗滌殺業。後世若有英雄男兒,能領會止戈為武,解答住持三問,可持此戟平定天下,彌補吾之愧悔。】



    弘忍望著文字,喟然長嘆。



    “當年東海王將此戟送入菩提寺,於此地懺悔七日,留下這一段機緣。數日之後,東海王便死於刺客襲擊,那名刺客乃是前朝皇室。東海王凜然無懼,受他一劍貫胸,又命人送他離去,不得為難,可那名刺客大仇得報之後死志已決,當場自刎。”



    “因為東海王作為大恆國開國先皇的胞弟,為他皇兄屠戮前朝皇室,那名少年便是其中倖存者之一,當時還在襁褓,二十年後來報國仇家恨。”



    梁蕭微微點頭:“自古成王敗寇,一將功成萬骨枯。而東海王卻自覺罪孽深重,心懷愧疚,坦然領死,倒也是罕見的英雄人物。我明白了,東海王是希望能揮動此戟的後來者,避免肆意屠戮百姓,重蹈覆轍。”



    他看出來了,其實東海王就是在某一天良心發現,忽然“懷疑人生”,梁蕭可不會,因為梁蕭的信念足夠堅定,也沒有屠過城。



    弘忍點頭道:“正是如此!但還有一事,只怕說出來無人敢信。”



    見梁蕭三人疑惑,弘忍苦笑道:“當年刺殺東海王的那名刺客,曾向東海王自報姓名。”



    “他的名字也叫梁蕭,收養他的人,正是當年的菩提寺住持。”



    劍琴晚和月憐一臉驚駭,梁蕭則是無奈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