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仨人 作品

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談話

    隔壁的長谷川耳聰目明,隱隱約約聽到了不少信息,不過他對此卻顯得古井無波。

    很多事情其實是公開的秘密,大家都心照不宣罷了。

    在長谷川眼中,這種獵奇新聞,最多博一下眼球,一陣熱度過後,世界照樣轉。

    吃完飯,他站在落地窗前,看著夕陽西下的海上落日,思考著要不要遷移國籍,將家人也安排到華國來。

    雖然入籍華國異常困難,但長谷川還是有其他備用方案的,比如可以考慮移民到東南亞地區。

    在他看來,這些地區遲早要成為大中華聯邦的囊中之物,到時候他就可以迂迴入籍了。

    只是對於東瀛,長谷川還有深深地眷戀,心裡面還有一絲捨不得。

    和助手下了望海樓,漫步在海邊街的斜陽中,北部灣的溫暖海風,讓全身上下的細胞不禁懶惰起來,有一種躺搖椅上,不想動彈的衝動。

    臨高漁港區是新建區域,有典型的三層交通體系,海邊街是第二層的行人道,也是最繁華的一層。

    規劃好的路邊攤位上,有大量小商販、個體戶經營者在擺攤。

    路上除了行人,就是自行車和摩托車,在這裡的生活節奏,有似乎一下子慢了下來。

    助手買了兩個椰子,長谷川則靠著花崗岩欄杆,拿著本子寫著一些見聞。

    他在海邊街逛了一圈,發現當地普通人的月收入,大概在3000~8000左右。

    而食物、生活用品的價格卻在逐年降低。

    比如常見的主糧大米,目前價格在每公斤03~06華元左右,但是他打聽到的消息,是中儲糧的稻穀收購價格,仍然維持在每公斤12元。

    顯然這是在補貼收購,其實國內目前的蔬菜水果糧食,都有大量的補貼,目的就是為了維持農民收入,擴大民眾的消費力。

    而糧食聯盟扶持的特種種植,也在逐步提升著農民的收入。

    這是為了應對華元升值,做出的戰略調整,在逐步過渡到新時代之前,這個補貼仍然會長期存在。

    未來,民眾將越來越多從事技術工作,新一代的技術農民成長起來後,就不需要太擔心穀賤傷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