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仨人 作品

第751章 探索與修正

    緊接著是海拔45公里的高度,這裡的氣溫進一步提升,達到了110攝氏度;氣壓則是1.979個標準大氣壓;平均風速20~30米每秒,極端風速50米每秒。

    幾千萬公里之外的金星探索局。

    幾個研究員拿到第一手數據後,重新計算了浮空城市的適宜高度。

    其中一個小個子研究員,指著模擬圖像說道:“如果考慮穩定性,我認為45~50公里這一片高度比較適合。”

    “確實,75~110攝氏度的高溫,我們可以輕鬆解決,而且氣壓在1~1.9之間,則意味著浮空城市的有效承重,可以提升2~3.8倍左右。”

    “另外超過50公里的海拔高度,平均風速都非常高,還有一些極端風,這需要經常進行姿勢控制,對燃料的消耗非常大。”

    隨著這些數據的整理,浮空城市的佈置高度,決定調整為海拔47~48公里,上限為55公里,下限為40公里。

    由於位置的改變,導致單個浮空模塊的有效承重,由之前計劃的2400噸,提升到4800~8500噸。

    實際上,由於氣壓帶提升,加上大氣氣體濃度非常高,浮空城市佈置在47~48公里的高度上,就彷彿在海里那樣。

    金星大氣層越往下,氣體就越發的粘稠,不亞於在海里面。

    要不是為了太陽能發電,其實還可以佈置得更加地一些。

    另一邊。

    為浮空城市項目服務的不少研究所,也在絞盡腦汁的配合項目,開發因地制宜的設備。

    例如中核集團的核聚變小型化,由於單個浮空模塊的承重能力提升,導致當前的最小型號核聚變發電機組,可以設置在浮空模塊之中。

    除了中核集團,燧人系的發電設備研發公司,也拿出了自己的發電方案,甚至比核聚變發電機組,更加適合浮空城市在金星使用。

    這個方案,現在已經在做技術驗證,估計年底可以拿出一套完善的方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