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Z 作品

第381章 大規模種田

    渝州初來雨水時,羅山村的村民心裡都是歡喜的。

    有了雨水,就不用像從前那樣扣扣嗖嗖的在牙縫裡剩下救命些的吃水就為了養活那麼一星半點的紅薯。

    有了雨水不僅可有種紅薯吃飽肚子,還能種包穀、種水稻、種小菜,等熬過這一年入秋,苦盡甘來,後面便全是福氣了。

    可誰能想到這渝州的雨水,不來時它兩三年都不來,來時又氣勢洶洶多到要將整個渝中都淹了。

    要說紅薯的優點是耐乾旱、喜光照,那麼缺點就是怕澇怕陰。

    就在暴雨前半個月,不少羅山村的村民都早早準備好了薯塊用來出芽育藤再移栽扦插,加上那會兒天公作美,移栽扦插後,接連下了幾場小雨,便是紅薯地裡連水都不用再澆。

    奈何這些紅薯地不怕小雨、不怕大雨,就怕接連不斷的大暴雨,更怕雨水積累後無法排處形成的內澇。

    這不,澇著澇著就把大半的番薯藤給泡爛了,剩下的那些還堅強活著的情況也不算太好。

    如此一來,原本在村子外頭就有些惹眼的田莊,這會兒在羅山村百姓眼中就更惹眼了。

    -

    誰都知道村外的田莊換東家後僱了不少僱農翻地種地,更知道田莊裡挖滿了大大小小網狀的水渠。

    這次洪荒發的在兇,那處田莊明明有河道從中穿過,竟也沒有半點損失!

    田莊是圍了柵欄的,但也不是全然看不清裡面的情況,再說了羅山村裡也有不少村民在田莊裡做僱農,每日裡做完活計就能回家,莊子種了什麼,養活的好不好自然一清二楚。

    -

    羅家村外的田莊收攏來時便足有兩千畝良田,這些日子顧七又讓江平將田莊附近的散田歸攏了些,前前後後統共有兩千五百畝地。

    田莊裡的田都是良田,並非荒地;只要簡單翻犁過手就能用上。

    顧七將臨近河道兩側的一千畝地全部用作了水稻種植,另外左側畫出三百畝種植玉米,三百畝種植紅薯,三百畝種植禾粟。

    右側的六百畝則分出三百畝苞谷,另外還種了三百畝春小麥。

    算算月份,如今種植春小麥的種植時間已經有些偏晚了,不過既然手頭上有種子在,土地也富足便都先試試。

    渝州府現在的氣候環境十分不穩定,一會兒旱一會澇,一會兒冷一會兒又熱了,各類農作物都有其習性,很多習性都是向左的,之所以將田莊的田地區塊化劃分就是想著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對於氣候的不確定性,只能做多方位的嘗試。至於最後的收成如何,一半盡人事一半看天意。

    -

    渝州現在的情況還要持續多久誰也說不清楚,儘管顧七已經儘可能的調動了手下所有能用的鏢師往返在渝州和雲州兩週府之間,但對比起麓山郡龐大的居住人口,沒回送來的米糧也都只是杯水車薪。

    若是可以,儘快在渝州本土培育出可食用的主糧才是解決麓山郡以及渝中困境的唯一辦法。

    當然這也是規避風險的一種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