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強67 作品

第2419章 又高升了

到了京城,事情竟然朝一個難以置信的方式發展,組織部門分別找他們談了話,而馬蓉和趙玲兒分別被任命為兵團總部的no1,和no2。

這在整個兵團的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但是這也充分證明了目前高層對於兵團的期望。

以前的兵團幹部都是軍人出身,而馬蓉和趙玲兒都是搞經濟出身,那麼兵團的路今後該怎麼走?大家全部心知肚明瞭。

馬蓉和趙玲兒整個人都是暈的,直到有人找她們談話,兩個人才從那種狀態中清醒過來。

幾天之後,他們踏上了回程,王樂成也回來了,他需要跟馬蓉交接工作。

而王樂成的搭檔被調去了鄰省,擔任了更加重要的職務,總部的一切擔子,全部壓在了兩個履新的人肩上。

經過這段時間在總部的履職,她們對於整個兵團的狀況,也有了全面的瞭解。

其實兵團的問題跟地域關係很大,因為兵團本身就是某個特定時期國家為了穩定而專門設置的機構。

這種性質就決定了他們所處的位置,一是大部分都處於絕對的邊界線上,而北疆的邊界線大部分都是屬於寸草不生的地方。

為了改造這些地方,從兵團的第一任首長開始,不知道付出了多少血汗。

但是自然環境並不是靠人力就能完全改變的,比如引水,沒有水你去哪裡引?

很多人肯定會說打井唄,但是如果井水打出來也是鹹的呢?鹽鹼水,用這水澆地,莊稼死的更快。

相信“小白楊”這首歌一般人都聽過,只隨意一個速生楊能被人寫成歌,其中的艱辛一般人還真的難以想象。

小白楊哨所,就是北疆邊防哨所裡很普通的一個地方,之所以出名其實並不是那首歌。而是歌裡面的小白楊。

小白楊哨所就是個基本上寸草不生的地方,生活用水都要去幾十公里的地方去拉。

因為這樣的地方太多,所以每個哨所的用水是有定量的,戰士們為了節約水,一盆洗臉水都不知道要重複使用多少次?

所以,為了養活這棵樹,戰士們把自己的生活用水都減少了一半。

當初栽下的是七棵,最後只活了這一棵。腦補一下樣的地方,靠什麼發展經濟?

草都活不了,還能種啥?搞企業更是一個笑話。拿什麼去搞?

若想盤活這樣的地方,自然不能靠救濟,所謂救急不救窮,當初這些人都是為了國家的安定才甘願奉獻自己。

但如今國家的政策調整,以發展經濟為核心了。而他們哪有發展經濟的能力?

所以,作為領導,作為他們的靠山,自然不能就這樣拋下他們。

鑑於王淑琴在這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績,所以,上面才決定讓這對軍墾城的老搭檔在這個位置上幹兩屆,畢竟她們搞經濟都是一把好手。

雖然做事有時候保守一些,但是到了一定的高度,適當的保守是不出錯最好的保證。

回到總部,兩個人對於兵團的現狀做了詳細的規劃,當然,這個規劃可能會片面,可能會有很多缺點。

但畢竟是站在這個位置上做出的全盤部署。

鑑於目前的形勢,一些連隊完全可以裁撤和合並,多建立一些如石河子那樣的縣團級城鎮。

土地也沒有必要單戶去耕種,就如軍墾城那樣,走農場式的大規模種植或者養殖。

這樣既能保證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也能保證畜牧業的穩定發展。

當然,規劃和實施是兩個概念,畢竟做這些都需要錢。

馬蓉苦笑著對趙玲兒說道:“我怎麼覺得咱們上當了?”

趙玲兒倒是不以為意:“咱們要是不動動,哪裡來的如今的格局和眼光?阿依江和劉軍墾如何能這樣大刀闊斧?”

馬蓉被她逗得“噗嗤”一聲就笑了出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