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236章,赫魯曉夫舉起了銅玉米




    “熟悉了米格-17的設計之後,我自己想過一些新戰鬥機的方案,以實現超音速為主要設計目的。其中有一種設計方案,自我感覺很好。但是,57年我們看到了米格-19的簡要資料,又去蘇聯看到了實機,於是就覺得自己的那個方案也沒必要提了。”



    “是配用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主機翼加大後掠角以適應超音速飛行的氣動外形?”黃志千說見到米格-19之後就縮了,唐華猜到大概是什麼設計了。



    黃志千點點頭。



    “那很可以,說明你已經把自己代入一個設計者的角度去思考了,而不是模仿者或者逆向工程師。”



    黃志千:“但是想到加大後掠角之後我就停了。哎,其實小宋搞過一個方案,放進風洞吹過,大致上是可以飛起來的,但後來沒下文了。”



    唐華看看,是宋文聰。



    “我……我設計的戰鬥機也不是三角翼,沒能和米格-21同步。”宋文聰說話時略有些緊張。



    唐華:“大概描述一下是什麼樣的。”



    “也採用後掠翼,後掠角沒有特別地加大,就是加寬加厚機翼,增加強度便於跨過音障實現超音速。但是這樣設計出來的機翼風阻比較大,我又用了兩側進氣,更大了,現在的發動機沒法支持這種戰鬥機設計。”



    咦,這說的難道是F-105?



    “聽你的描述,這有點像美國的那個F-105“雷公”啊。”唐華說。



    “正因為像F-105,所以我就沒繼續往下做了。58年的時候我們搞到了F-105的照片,然後描繪出了它的三視圖。”



    唐華:“F-105在美國空軍裡算是戰鬥轟炸機,但作為戰鬥機它可能不太合格。你設計的飛機方案最大起飛重量是多少?”



    宋文聰:“15,6噸。”



    “F-105有24噸,而且是單臺發動機,”唐華說,“可能這就是發動機的差距了,我們口袋裡可任意選擇的發動機型號不多,如果限定於技術水平還跟得上時代的發動機,那型號就更少了。”



    黃志千:“看到米格-21的圖紙資料之後,我們幾個人也明白了,以前我們的思路太窄了,人家眼觀六路,我們就只透過一條小縫隙看前方。我們設計所在跟進米格-21項目落實的同時,也重新撿起了以前的頭腦風暴體制,鑽研戰鬥機的基本氣動設計方案。”



    唐華點點頭:“在這裡我要提前說一個事,這事很快就要通過工信委下發通知給你們。米格-21是我們全套引進的最後一型戰鬥機了。”



    黃志千:……



    “今後再也不直接引進戰鬥機的全套圖紙技術資料。下一代、下下一代飛機,你們自己研製。研製不出來,空軍急了就十幾輛大卡車包圍研究所打你們屁股,我在一旁看熱鬧,”唐華笑著說,“但我相信沈飛能形成自己的設計能力,在下一個10年能自主設計出比米格-21更強的戰鬥機。”



    ……



    瀋陽兵工廠。



    劉鼐、一機局邱創成局長、一機局的輕武器設計論證小組、軍隊代表聚集一堂,討論下一代步槍彈藥的選型。



    這會唐華就不參加了,唐華只負責抓發射藥和底火,這兩個東西1959年搞定,具體設計就由他們先定。



    這一會議室的人雖然有軍隊代表、設計人員、領導,但其實都一樣:都是老兵油子。



    軍隊代表不用說,輕武器的設計人員全是戰爭年代過來的,邱局長和劉鼐部長是根據地軍工廠起家的。



    “根據劉部長“初速大於950米每秒、重量不大於7.62中間型步槍彈”的兩個基本要求,我們搞出了這六種候選彈藥,都用改造的50半和55步做過基本測試,”槍彈研究小組組長說,“都能滿足基本的性能要求。”



    “這是口徑5.8毫米的槍彈系列,有5.8X39毫米、5.8X42毫米、5.8X45毫米三種長度的彈殼制式。這是6.0毫米的槍彈系列,有6X39毫米、6X43毫米、6X47毫米三種制式。”一秒記住本站地址:[呦呦看書] https://www.youyoukanshu.com/最快更新!搜索呦呦看書,更多好看小說無彈窗廣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