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墮 作品

第210章 雙驕之戰二

    這個虧並不是指身體受到了傷害,而是在心境上出現了一點瑕疵;在攻守數十合後,武西行敏銳的感覺到了自己在近身搏殺中的劣勢,雖然並不明顯,但若他繼續下去,情況可能就不可控制,他是個決斷之人,當然不會以己之短硬憾對手之長,於是趁一次劍器交擊的機會,暗運內罡震碎了自己和對手的劍器。

    實際上,無論在劍器本身品質,還是所習劍法的高妙,李績都是遠遠不如武西行的,他是擊劍教練出身,不過自穿越青空世界後,前世那套劍術體系早已大部拋去,學習過的上檔次的劍法也就是六合劍術,勉強算是一流,絕不到頂尖,比作為大族子弟的武西行在這方面可算天差地別。

    但近身劍術這種東西,若是凡俗之人,劍術高低層次決定了武者的實力上下;但修士使劍又自不同,因為劍術的內力體系已經完全無用,修士肯定是使用法力真氣的,劍術招式也基本不堪大用,因為你根本無法理解一名修士的極限,遁法可以做到凡人根本無法想象的動作和閃避,神識更讓所謂的花招變的無所遁形。

    修士更注重道的本質,對劍修來說,便是速度,力量,變化,節奏,而在這一點上,堅持了十數年,從未有過一天間斷,每日必抽出至少半個時辰揮劍的李績,自然要遠勝只是偶爾練習劍器的武西行。

    劍術之道,貴在堅持,你尊重它,它便回報你;這一點上,和飛劍並無兩樣。

    和兩人開始相遇時從三百丈開外發神內劍相反,這次分開則是從十丈外發身外劍開始;身外劍,同樣是劍修術語,指的是雙方在極近距離內的飛劍攻擊,因為距離太近,幾乎沒有神魂操控的時間,所以危險極高,動輒死傷,是很多劍修並不願意面對的處境。

    但武西行和李績的操控完美,毫無暇疵,在對轟中標出上百劍後,才退到相距百五十丈劍修攻擊的最佳位置。

    武西行不甘在近戰中的失利,決定開始暴頻。

    在劍修對決中,在開局不久便開始暴頻的,往往是預感不太好的那一位;在和李績短短十數息的相爭中,武西行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甚至在和寒星的戰鬥中都沒有這麼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