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墮 作品

第563章 曾經的

    又是蠱道!

    這晏伏以蠱道成嬰,才發現成得蠱嬰後,就算真正上了蠱道賊船,元嬰蠱修之間,已能互相辨識,換句話說,他已擺脫不了蠱道的控制,從此淪為蠱道的工具。

    這和軒轅外劍的桑老不同,桑老雖也是金丹期煉的蠱,但同樣在金丹期剮心去蠱,壯士斷腕,然後通過自身的努力成得元嬰,從這一點上來看,桑老當時的心智決斷是在晏伏之上的;但從對蠱道的瞭解上,卻毫無疑問是煉蠱成嬰的晏伏瞭解的更多些。

    晏伏雖決斷稍晚,但也是個有毅力的,不願和蠱道,流亡之地同流合汙,於是建了這座晏海樓,把自己封於近百丈地底,同時引導東海晏氏,從此詩書傳家,不再沾染修真是非……

    這是一個令人扼腕的修真故事,晏伏的經歷,道盡了散修的艱難,入道時的氣運眷顧,初期的一帆風順,到最後的嚐遍修行道路上的艱難坎坷,最後心如死灰,自絕於晏海樓底。

    李績嘆息一聲,又拿起第二隻玉簡,這隻玉簡上記錄了晏伏的功法道統,粗略看過,有亮點,但基本上屬於修真界的普通貨色,也不知晏伏是得自哪個小派的殘留道統,想依此成得大道,卻是痴人說夢了。

    兩名堂堂玉清教修士,擁有師門青空世界最完善的功法系統,卻花費近年在這地方挖掘不止,也是個笑話。如果沒有他,這兩個傢伙看到自己辛苦一年的結果,會不會惱羞成怒,遷怒晏氏?

    這隻玉簡李績會交給安然處置,很雞肋的東西,坐擁軒轅和崇黃兩種體系的安然恐怕也是把它扔進納戒深處,然後慢慢遺忘。這就是現實,而這些雞肋,卻是無數渴望入道的普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

    第三隻玉簡,刻錄的內容最多,在李績看來,也是最有價值的一部分;整個內容詳細的記錄了晏伏種得心蠱後的種種,包括修練變化,日常溫養,成嬰時的幫助,成嬰後的變數,尤其重要的是,還有晏修自己創造出的,對付蠱修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