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墮 作品

第738章 再回荒島

    成嬰沒有前路可尋!沒有一種功法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這麼這麼做就有可能成嬰,沒有!

    所謂黃庭,所謂五行,所謂三清的無數大道之法,它們其實給修士提供的,不過是一條如何找尋自我價值的方法,而不是具體該如何如何做!

    修士在這些大道之法的修煉中,會逐漸形成獨屬於自己的宇宙觀,世界觀,身體微觀……當這些體系開始成-熟時,修士便有了再上一層的可能;接下來要考驗的是,修士的這些觀點是否正確,是否成-熟,是否足夠的深入,是否能抓住無數頭緒中的本質!

    這就是修行,一萬個人,就有一萬條路,越往上越是如此;困難在其中,樂趣魅力也在其中,讓修士沉溺,無法自拔。

    師傅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慢慢的會鈍化,他只能告訴你一些最基本的常識性的東西,一些大概的方向,而無法,也不能給你具體的指導,因為他不是你!

    這是個非常矛盾的過程,在修行初期沒有師傅指點的話,年輕的修士可能會誤入岐途,可能會多走彎路,這一來一去,耽誤的可能就是寶貴的時間,你沒有足夠的生命再去探尋更高境界的道路。

    但同樣悲劇的是,過多的依從師傅的教導,前輩先賢的經驗,在修真後期卻失去了自己獨-立尋找自我的能力。

    李績之所以被門派看好,就是因為他一直在獨行!他撐過了修行初期最艱難的訣擇後,越往後來,反而越有利於他這樣擅長獨-立思考,有豐富建模經驗,一路從逆境走出來的修士。

    修行,初期看資質,後期靠心性;只有資質,一定走不到最後,只有心性,則一切皆有可能。當初重法最終給了李績一個機緣,其實其他的都在其次,還是看好他的心性,只不過重法的小門派,卻沒法幫他走過初期這段艱難而已。

    如何在教導和獨-立,資質和心性,恬然和殺戮,堅持和放棄中取得完美的平衡,也是修行界存在數十萬年以來一個無法解決的千古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