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墮 作品

第1719章 故地重遊

    能大能小,能收能放,而不是在宇宙中迷失自己,一味的向著更大更高更遠衝擊;當你看慣了遠景,再低下頭看看腳下,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這才是真正的道!

    修道就是這樣,循環往復,修了身體修法力,修完法力修神魂,修完神魂再鍛鍊身體;身體如此,道境感悟也是如此,在大小,高低,遠近,深淺,內外中不停的搖擺,如何在這種看似重複的搖擺中不斷的前進。

    李績開始重回他築基時的那一套,在鏡湖前的半山腰,還是那處不大的獸洞中住下,一出洞,就能看到鏡湖及其周邊秀麗的湖景山色,森林蔥蔥,一望無垠。

    然後,每日清晨,都自閉全身法力,僅靠肉體力量向山上攀登,在一群群的雪獂窺視中登臨山頂,在山頂上劈劍擊刺,不再去想軒轅劍術,西昭傳承,自創劍法,就只是凡人的力量,一種讓他感到親切,原始的熟悉感覺。

    出得一身透汗,在狂飈下山,一猛子扎進鏡湖中,直到數千丈深,老龜睡覺的地方,在老龜的不滿達到臨界前,才竄出湖面,任陽光自然烘乾身體,這種回到人類自然原始的生存狀態,給他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靈感。

    實際上,這樣的修行方式對他的分神化氣沒有任何幫助,該什麼速度還是什麼速度,他只是個人非常喜歡這種方式罷了,那種出一身透汗,感覺到身體疲憊後的放鬆,讓他回味無比,

    當然,這必須在他完全關閉自身法力神魂的基礎上,連體功都必須完全拋棄,否則想要出身透汗,真比登天還難。

    唯一的好處就是精神上的極度愉悅放鬆,帶來了頭腦的無比清醒,有沒有好處,誰又說的清呢?

    修士在進入真君之後,再往上的時間進程各不相同,沒有定例;在這方宇宙有史記載中,最年輕的陰神是六百來歲,他距離這個記錄差距不遠,也勉強能算得上是天資縱橫;元神的記錄是八百來歲,他就差了點;陽神的記錄是千二百歲,這個目標,他是望塵莫及的,現在的他已經近千四百歲,而且分神化氣還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