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墮 作品

第1749章 起源

    說話的是佛門中第二位跨出兩步的僧人,彌陀山的華嚴和尚,他和梵淨山人也是唯二的踏出兩步的高僧,其他的還只踏出了一步,距離遙遠。

    “既然推斷成立,那麼我們準備的計劃是否可以施行?”南海普世菩薩問道。

    華嚴和尚意念起處,“雷音大士,此事具體方略皆由你主持,你來說說,現在可能施行了?”

    一陣悶雷似的意念飄蕩在眾高僧腦海中,“相關計劃早已備好,諸位其實也知之甚詳!

    我們佛門在內景天凡人中的推動計劃,當由人口最集中處開始,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內景天中,外圈偏僻空曠,內圈大修洞天林立,都不適合作為起始之點,便只有中圈的人類國度才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規劃了一條能夠經過最多人類國度的路線,起點由內景天最大的楚漢國起,終至龍樹師弟的寶光山止,方可取得真經,一路宣揚,為我佛門在內景天凡人中的傳播造勢!”

    雷音大士著重道:“為避免道門的猜疑,沿途都不會動用正統佛門力量,只在事不可為時偶一助之,也需謹慎。

    時間上,鑑於內景天中凡人二百年的平均壽命,我們把路程時間大概定為百年,過長,取經之人無法堅持,過短,不能顯現我佛精微,法不輕傳。

    取經之人,會選取楚漢國內有名望的僧人,但關鍵不在於他而在於護送之人,需要有闖險過關的能力,當然真正遇到危險時,還需諸位出手!

    這樣一趟下來,我佛門在內景天凡界的名望將會得到極大的增長,塑造一個傳世的取經人,稍加渲染,口口相傳,流於民間,再向權貴階層發散,假以時日,必將傳為佛門的一段佳話!”

    “寶光山的龍樹?嗯,這倒是個合適的人選,只不過所傳佛法要精挑細選,不能一次給足,得到的太輕鬆,他們就不會珍稀!”一名僧人建議道。

    也有僧人反駁,“何必精挑細選?取什麼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宣揚凡人百折不撓求取真經的精神!至於取了什麼,重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