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墮 作品

第1772章 三岔口

    道教在和佛門撕破臉後,就開始公開宣揚其實這次取經的目的並不在寶光,而在羅浮,由此引來糾紛無數,大家各說各理,各論各據,在輿論上打的是不可開交!

    李績知道,這是道家在向他無形的施壓,有相救之恩,有道統之同,現在製造出輿論,就是讓你據此而行!

    這一切,不需人教,不需分說,這一點還看不出來,這道算是白修了!

    取經隊伍所面臨的,就是這麼一個紛雜繁複的局面,路上倒是安全了,原本險惡的天塹妖怪都已不在,但本來應該最省心的人類國度之旅卻變的舉步維艱,各種佛門團體,各類道家協會,爭相拉攏,說經講法套近乎,其中不乏內景天的大能之士,扮成凡人,混在其中,居中說合,或講理,或分析,或利誘,或威脅……

    最搞笑的一次是在一次朝堂辨論上,扮作普通人的一名佛門大能和一名道家陽神,兩人當庭激辯,各不相讓,慢慢辯出火氣,由嘴辯變成手辨!

    又不能壞了凡人廟堂,更不能害了滿朝文武性命,所以只在朝堂上拳拳肉搏!在滿朝文武看來是兩個老頭舞王-八拳打架,但其實勁力內斂,摧枯拉朽,龐大精純的力量都蘊含在內秘中,些微的外洩也被導向城外一座鍋背山,

    等兩人終於戰罷,各自憤然離去時,三日後,城外鍋背山轟然倒塌,世人皆不明其故,也是一段奇事。

    在對待取經隊伍的態度上,佛道之間達成了脆弱的平衡,大庭廣眾,朗朗乾坤,不管私底下行事如何,但表面上的文章是一定要做的,也不僅僅是虛偽,也是一種底限,如果有一天,連這點底限都沒有,修真界就只能走向瘋狂和毀滅。

    取經隊伍沒有了生命危險的威脅,但卻忽然發現自己對未來方向失去了判斷,他們連自己具體的目的地都已經分辨不清,是寶光山?還是羅浮山?

    大家都把目光放在李績身上,李績卻笑而不答,避而不談,他倒是覺得,其實每個人對自己最終方向都是清楚的,這支隊伍中的四個人,就沒一個糊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