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523章 阿玉撿漏

 “準確說是行會款!行會款廣彩,並不都是外銷。”

 見伍佳恩依然有點懵,盧燦笑笑再解釋一句,“說起來,這個行號款,和你我兩家都有些淵源。”

 一句話,讓在座所有人都精神起來。

 “雍正乾隆年間,廣彩瓷越來越盛行,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為了遏制惡意報價撬行,低劣品毀掉行市,乾隆四十三年也就是1778年,廣州十二家廣彩瓷商號聯合成立‘靈思堂’這個行會組織。”

 “到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靈思堂組織達到頂峰,一共有二十一家會員。其中,十五家商號,六家窯口,幾乎壟斷了廣彩瓷的生產與銷售,尤其是外銷。這其中,就有伍家和我盧家。”

 說到這,盧燦停頓了一下。

 伍繼恩已經從妹妹手中接過這件瓷器,邊看邊聽,見盧燦停頓,馬上問道,“後來呢?”

 盧燦笑笑,繼續說道,“此時的靈思堂,權力極大。”

 “不僅有權力將供應的各種廣彩瓷進行分級,還可以按照等級不同、器型不同,進行價格標定,甚至他們還有剝奪窯口燒製廣彩瓷,以及指定窯口燒製廣彩的權力。”

 “在這一期間,靈思堂行會款出爐,每一隻行會款廣彩瓷,都意味著精品。”

 “不過……”他又習慣性的停頓一下,這是講古人的習慣,俗稱“吊胃口”。

 “不過怎麼了?”這次追問的是伍佳恩。

 “不過,這一舉措只實施了六年,就遭到行會內部各家廣彩瓷燒製商的抵制,認為這是剝奪了他們宣揚窯口名譽的機會。因此……”盧燦指了指伍繼恩手中的花插,“這種行會款的存世量很少!質量也不比官窯款差,很有收藏價值。”

 故事到這,其實可以結束,只是,有人喜歡刨根問底。

 伍佳恩側著小腦袋問道,“靈思堂這個組織……後來呢?”

 盧燦似笑非笑看了她一眼,反問道,“十三行什麼命運?”

 呃,現場雅雀無聲……靈思堂這個行會組織,伴隨著十三行一起,灰飛煙滅。

 結局有點沉重。

 伍繼恩盤玩著手中的光彩,問出一個極其平庸卻很實際的問題,“維文,這件東西,能值多少錢?”

 盧燦沒回答他,先問阿玉,“這件花插,你花了多少?”

 溫碧玉嘴中正咬著華夫餅,使勁嚼了兩口嚥下,又端起盧燦的咖啡將嘴中殘渣順下去,“三十美元,沒買貴吧。我一開始也以為只是裝飾花瓶,可看上面滿是擦痕,就懷疑是古董……隨口問了句店員賣不賣,人家遲疑了一下,報價三十美元,反正不貴,我就買下來囉。”

 這丫頭,真是……運氣無敵!

 哪有在工藝品店買人家店裡用的裝飾品?

 還真的被她買對了!

 三十美元,摺合港幣不到二百五……

 盧燦這才對伍繼恩笑笑,“這件花插,在香江的售價,應該不低於一萬港紙。”

 溫丫頭雙手捏拳,興奮不已!四十多倍的漏呀,她撿的!

 “維文,這件東西轉給我吧,畢竟也有我家印記……”伍繼恩盤著花插,笑著問道。